中医理论方法创新感冒2

2020-8-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摘自上篇第三章

提示:

Foreword

感冒难治,这是中医的一大缺陷,也是西医、药无法解决的难题,也是摆在医学界面前的难题。研究发现,感冒是“五脏虚弱,内脏下垂”导致的“内脏下垂综合症”之一,人体所有病/症的发生,都与感冒存在有关联,将感冒导致的病症称为“感冒症候群”。服用“文氏百病丸”,其疗效优于其他中、西药,而且无毒副作用,适用%人群,%有效。

THEEND

1.3.3.笔者观点

参阅:第二章、内脏下垂综合症与内脏下垂

笔者认为:体虚者易感冒,易感冒者先有体虚!

笔者研究发现:感冒是“内脏下垂导致的综合症”之一,是疾病的表面现象,不是疾病的本质。

人体患感冒…等全身病/症,其病根在哪里?

经各种先进仪器,作全身检查,很多检查结果,都不能说明人体疾病的病根在哪里?

经四十余年的门诊病案研究整理,发現人类几百种病、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体“内脏下垂”有密切联系,只有人体“内脏下垂”(特别是胃下垂),才符合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人体疾病的发生,一般都表现在人体头部、胸部、腹部、腰、颈、肩及四肢关节、大、小便异常…等全身各个部位上,通过检查,一般都有“内脏下垂”存在。

其中胃下垂最多,约占人类消瘦型的40—60%以上,其次是疝气病,子宫脱垂(多产妇),肛门下垂--脫肛。

临床比较少见的内脏下垂是:心脏下垂(电视上有报导),肝下垂(脂肪肝,肝大是否是肝下垂?),脾下垂,肾下垂(肾结石,肾炎的肾脏肿大,是否考虑肾下垂),肠下垂,子宫下垂,肛门下垂,疝,…等(体表下垂如眼袋、乳房下垂…等,仍按内脏下垂治疗)。

首次发现:内脏下垂综合症:

人体内脏下垂,除“解剖部位改变”外,还导致“人体功能异常”,产生全身性病/症,它们之间具有普遍的“规律性,关联性,相同性,或相似性”的特征:

临床表现为:1.经常、或反复感冒;2.头部证候群;3.胸部症候群;4.腹部证候群;5.腰颈肩及四肢症候群;6.大便异常;7.小便异常…等全身病、症。

笔者认为:中医的“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等八证,是“内脏下垂”导致的表面现象,是“标证”。

中医将这些表面现象,作为“病因”进行辨证论治,是错误的,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

先天性,遗传性:

感冒…等人体全身疾病的发生,是先天性,遗传性,五脏皆虚或五脏虚弱,内脏下垂导致的,笔者认为:“内脏下垂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或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缺陷,即人体岀生或婴幼儿时期已经形成,如胃下垂”。

婴幼儿时期若体弱,则易感冒,如调理不当,可能终身体弱,易感冒!

首次发现、提岀:五脏皆虚或五脏虚弱:

内脏下垂的临床表现,符合中医的“五脏皆虚或五脏虚弱”的诊断标准。

1.4.感冒的治疗

1.4.1.西医治疗:略。

1.4.2.中医治疗

中医将感冒分为:1.风寒型。2.风热型。兼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分別运用不同方剂治疗。

笔者认为: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和风热两型,有严重的缺陷和不足。

比如,患者来诊时,表现的是风寒感冒,患者还沒有服药,就转化为风热,或服药后转化为风热型,这种现象在临床上普遍存在。

中医的风寒和风热两种类型,实际是疾病的表面现象,不是疾病的本质(五脏皆虚)!

中医治疗感冒所例“解表方剂”,一般是对症治疗,沒有治本,导致很多感冒患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不能根治。

笔者经长期探索发现:中医治疗人体疾病,存在三大缺陷和不足:第一是“病因”缺陷和不足;第二是“辨证论治方法”缺陷和不足;第三是“方药”缺陷和不足。

例如:

:体虚感冒:

患者女,37岁,年7月10日初诊:

患者述经常感冒、反复感冒十余年,每遇气候变化,寒冷刺激,则感冒,患者自述“三天两头感冒,服药是离顿不离天”。

几天前,因洗澡后,吹电风扇着凉而感冒,服用感冒药后,病不缓解来诊,1.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长期怕冷、岀冷汗;2.头昏头痛,耳鸣,眼花,失眠多梦;3.全身疼痛,以腰、颈、肩及四肢关节为甚;4.喉痒,咳痰不利,心累,心跳,气紧,全身无力;5.上腹胀痛,嗳气,吐酸,肠鸣,嗳气或放屁缓解,饥饿时心慌,气短,吊(提)不起气;6.长期大便稀,日3--4次;7.夜间多尿,每晚4--6次;8.月经期6--7天,量少色淡,长期白带多,色白,稠粘,味嗅。

查体:面色略白,浮肿(可能与服用激素药有关),舌质淡,苔略黄,脉沉细。

X片:双肺纹理增多、增粗。

B超:胃壁轻度局限性增厚,胃下极脐下1cm。

本案例,中医怎样辨证施治?选何方?用什么药?很明显,无法辨证论治!

1.4.3、笔者治疗

笔者观点:该患者具备“内脏下垂终合症1--7项”诊断标准:

1)、易感冒,反复感冒:遇风,遇冷,遇季节变化则感冒(该类患者长期怕冷、岀冷汗--阳气不足);

2)、头部症候群:如头昏,头痛,耳鸣,眼花,失眠,多梦…;

3)、胸部症候群:喉痒,咳嗽,心累,心跳,气紧…;

4)、腹部症候群:上腹胀或痛,嗳气、吐酸、肠鸣,嗳气或放屁缓解,饥饿时心慌,气短,吊不起气(胃下垂的典型症状);

5)、腰颈肩及四肢症候群:全身疼痛,以腰、颈、肩及四肢关节为甚…;

6)、长期大便稀,日3--4次或以上。

7)、小便:夜尿多,每晚4--6次…等7项全身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有B超诊断为“轻、中度胃下垂”作为证据。

诊断:内脏下垂终合症--轻、中度胃下垂。

治疗:补五脏之虚为主,佐以去风、寒、湿、毒邪,舒筋活络、活血、止痛。

处方:文氏百病丸。

疗效:该患者四年多时间,服文氏百病丸50多剂,十多年的经常、反复感冒,及全身疾病治愈,至今四年多未复发

感冒简易疗法

1.感冒轻,体质强,用薄荷叶或紫苏叶适量,搓绒塞一侧或双鼻孔,10至15分钟可去除。一天塞2--3次,感冒可减轻或好转。

2.感冒轻,体质强,走路或跑步,出汗即愈。

欢迎阅读--理论、方法创新-感冒3

往期推荐

中医理论方法创新

中医理论方法创新-感冒(1)

扫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jbjj/9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