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胃下垂,坚持按这样操作可将胃提

2019-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胃下垂是指胃下降到不正常的位置,本病多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驰,腹肌松驰无力等因素,不能使胃固托于原来的位置上,而引起的一种内脏下垂的疾病。多见于瘦长无力体型者、久病体弱者、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者。

胃下垂多由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灸法治疗本病,以补益中气、健脾和胃,升阳举陷为主。

灸法治疗胃下垂选取穴位:

百会穴,足三里、关元穴、中脘穴、脾腧、胃腧,三焦腧。在后背三焦腧、心俞这一段可以请家人按压找找有没有痛点,有痛点的部位重点灸灸。

治疗时间:每天每穴30分钟,连续灸10天休息2天,再继续下一个10天,不断这样循环。具体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具体要灸多久才会好,这个因人而异,只有您自己的身体才知道。快则个把月,慢着几个月未能完全好。艾灸是一种极好的治疗方法,可以整体调理身体,但绿色的疗法疗效相对会比较的慢,一旦决定要通过艾灸治疗,需要大家的耐心和坚持。

穴位图展示:

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主治脱肛,痔疾,阴挺,泄泻,脏腑下垂,头痛,心悸等。

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两指宽处)。功能:健脾和胃,利湿升清,可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脘腹胀痛、胃下垂、胃炎等

胃俞穴位于身体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二指宽处即是。和胃健脾,理中降逆。可治胃溃疡、胃炎、呕吐、恶心等

三焦俞穴位于腰部,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指宽处)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5个横直的距离)。此穴被称之为胃病的“万能穴”,可治疗一切胃病。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膝盖)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之功能。

操作建议:

脾腧、胃腧、三焦腧左右各3穴共6穴可用6插针的木盒一起灸。剩余其他穴位(中脘、关元、足三里、百会)可以用最小的木盒艾灸。

艾灸顺序:

先灸背部脾腧、胃腧、三焦腧,再灸中脘跟关元穴,最后将百会和足三里一起灸,一上一下提高艾灸升阳举陷的疗效

需要用到工具:

一个6插针的木盒+2个或3个单插针的木盒+野生艾条

可扫一扫入店购买哦

操作演示图:

用6插针的木盒同时灸脾腧、胃腧、三焦腧,如图:

灸中脘穴和关元穴,如图:

灸百会和足三里,如图:

古籍临床案例分享:

例1:唐X明,女,成年,腹胀嗳气,呑酸、嘈杂,消化障碍有年。钡检、胃底在髂嵴下7厘米。左右胃俞,三焦俞压痛(+).直接灸左右三焦俞,灸疮化脓各症大减。至灸疮分泌减少时,又于原处续灸十壮,在两个月内共加灸4次,最后灸疮愈合,续作钡检,胃底升高4厘米,各症平静,未续灸

例2:孔X九,男,成年,溃瘍病合并胃下垂9厘米,自第五胸,椎两侧以下直至第1腰椎附近均酸痛应手,乃自心俞起至三焦俞止,每日用圆头火针点剌两穴,深常约0.2?0.3厘米,自上而下,9天为一疗程.兼服溃疡散。重复使用3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再作钡检,胃底升高6厘米。

例3:黄X霞,女,46岁6腹胀胃痛有年,钡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胃下垂6厘米。面色眯白,气不接续,贫血、消瘦。三焦俞压痛(+>。为了便于自灸,囑其自行熏灸中脘,10日后进步不显。乃增服补中益气汤剂,配合溃疡散,灸药并进。又10日,进步明显,灸感增强,精神转旺,血象改善,胃纳亢进。又10日进步更多,已可胜任一般劳动,未再作钡检,停药,单灸中脘或气海,坚持自灸,-年随访,已停灸多日,一切可保持常态。

艾灸女补充说明:

胃下垂,能认真按本文施灸,胃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建议大家配合补中益气丸(汤)和溃疡散一起治疗,效果会更明显,同时多多做腹肌锻炼亦可提高疗效。最后提醒大家不宜吃坚硬黏腻的食物、不易暴饮暴食、不易餐后剧烈活动。









































北京白癜风怎么治疗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hlcs/88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