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的艾灸调理

2018-6-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胃下垂的艾灸调理

1

原因

指胃呈瓶子状向下垂,下垂部位有蠕动感,多见于瘦人。本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后天性胃下垂症多见于妇女产后及男性暴饮暴食之后,或因其他脏器下垂所致。先天性胃下垂症多见于瘦人。女性妊娠4个月左右,随着胎儿丿逐渐长大,正好托着胃部,所以胃下垂症自愈的情况较为多见。

2

症状

胃下垂症伴有胃张力缺乏和胃扩张症。胃的紧张感减少,运动能力低下,食物长时间停滞在胃内,因此出现消化不良,空腹时有腹腹部膨胀感和重压感,进而食欲减退,进食减少,导致营养不良,出现头痛、眩晕、忧郁、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有

倦怠感,并觉得浑身无力。

3

艾灸调理

取足三里、曲池、肺俞、膏肓、至阳、筋缩、三焦俞、巨阙、中脘、水分、右滑肉门、阴交、气海、百会等穴位;;

对于胃部肌肉松弛的胃下垂症患者,本法可以起到收缩肌肉的作用。此类患者胃部往往下垂至与三焦俞相平的位置,故选三焦俞穴,连续在此处施灸可以增强食欲,增加体重。胃下垂症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只要坚持连续施灸,就可以增加胃部肌肉的弹性,进而可以将胃托起,减少胃下垂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所以长期坚持施灸是最好的调理方法。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咨询
治白癜风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hlcs/81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