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胃下垂方名调气益胃汤
2018-5-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胃下垂(方名:调气益胃汤)
人取站立位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胃下垂常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轻度胃下垂者多无症状,下垂明显者可伴有与胃肠动力及分泌功能较低有关的症状,例如上腹不适,易饱胀、厌食、恶心、嗳气及便秘等。有时感觉深部腹隐痛,可能与肠系膜牵拉有关。患者餐后、多站立及劳累后上腹不适常加重。此外尚有其他内脏下垂的表现,以及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等循环无力症表现。体征可见肋下角为小于90度,站立时因胃囊下移,按手于患者上腹部易触到腹主动脉搏动,以双手托抚患者下腹部往上常使患者有上腹胀坠减轻的感觉。患者上腹部压痛点可因卧立位变动而不固定。有些病例因胃排空延缓可有振水声。胃下垂明显者常同时伴有肝、右肾或结肠下垂的现象。胃下垂的发生主要和膈肌悬吊力不足,膈胃、肝胃韧带松驰,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有关。多见于瘦长体型、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病、消耗性疾病伴有进行性消瘦或卧床少动者。本病诊断依靠X线检查证实。胃肠钡餐检查表现为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骼嵴连线以下;无张力型的胃,即胃体呈垂直方向,体部较低部宽大,窦部低于幽门水平以下,胃蠕动无力或见有不规则的微弱蠕动收缩波,餐后6小时仍有1/4—1/3胃残留物存在;十二指肠第二部常位于幽门管后面,球部向左侧偏移。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加强腹肌锻炼、放置胄托、增加营养和对症治疗等方法,可取得一些效果。祖国医学虽无胃下垂的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当属“胃痛”“腹胀”范畴。多由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所致,治宜健脾益气,升清举陷。
方名:调气益胃汤
功能补气健脾,升阳举陷,温补肾阳。主治胃下垂。柴胡9克、白术12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枳实15克、党参15克、山药30克、黄芪30克、生麦芽20克、炒葛根18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脾胃湿热者加藿香、黄连;脾胃阳虚者加制附片,并加重桂枝剂量;胃寒疼痛者加高良姜、玄胡;大便秘结者加槟梆、麻子仁;腹泻者加肉豆蔻、五味子;泛恶口会者加左金丸;伴有血瘀者加失笑散;泛酸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神经衰弱者加炒枣仁、合欢皮。治疗50例,治愈(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完全消失,经X线钡餐复查胃位置恢复正常)18例,占36%。显效(自觉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X线钡餐复查胃位置显著上升)26例,占52%;有效(自觉症状和体征改善,X线钡餐复查胃位置无明显改变)4例,占8%;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山东省潍医院许永顺等。许氏等认为,由于肝主疏泄,其性升发,升则气机调畅,气血流通,脾胃得助,生机向上,故脾胃升降之机与肝水疏泄功能正常与否关系密切。对肝乘脾虚者,应抑肝木扶脾土,使肝气得平,脾健胃和,升清降油之机则复;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诸阳之根,若肾阳不足常可累及脾阳,故治疗中不可忽视温补肾阳。
公众jiuyuan
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