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陷证头晕目眩少气懒言胃下垂脱肛阴挺神疲

2017-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气陷证是因气虚而升举乏力、情绪昂下限所表现出来的证候。气陷证多有气虚证发展而来。元气不足,升举无力,反而下陷所引起,临床以脘腹胀坠、久泄脱肛、子宫下垂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常见于久泄、脱肛、阴挺,以及西医的胃下垂、慢性肠炎等疾病。

机体脏腑位置的稳定及功能正常与否,与人体元气的盛衰有关。如素体禀赋不足,或年老元气亏虚,或饮食不节,思虑伤脾,或劳累过度,或妇女胎产过多,则会损伤元气,致使元气升举无力,而反下陷,形成气陷证。

腰腹气坠感,久泻久痢不止,便意频频,白浊带下,或胃肾下垂,脱肛,阴挺,头昏眼花,耳鸣,气短不能接续,即气虚的其他症状。气陷证的临床表现以脘腹胀满重坠,久泄,脱肛,阴挺(即子宫脱垂),甚则大便随矢气溢出,诸症劳累后加重,舌淡苔白,脉细弱等为主,兼见气短乏力,神疲懒言等气虚表现。元气亏虚,脾气不升,中气下陷,故脘腹胀满重坠,尤以食后为甚;中气下陷,大肠传导失司,固涩无权,遂症见大便稀溏,久泄不止,甚则大便随矢气溢出,脱肛;元气不足,胞脉受损,宗筋弛缓,则阴挺;元气不足,劳累耗气,故诸证活动后加重。

气陷证的治疗宜补益元气、升举提陷,常用补中益气汤类加减。

下面插播一条健康音频:

书中提到的补中益气类中药:

补中益气丸(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西洋参丸。西洋参口服液。

黄芪45克,人参30克或党参45克,浓煎顿服,用于证情较急者。

黄芪

性味归经

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

黄芪疗效

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2、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3、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黄芪汤。

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5、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6、疮疡溃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洗,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7、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脾生痰,肺储痰,所以健太阴以祛痰,黄芪补气所以尤善治气虚。

8、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补气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人参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主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西洋参

性味

性凉,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喉干。用量3~6g。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

党参:甘,平。补中益气,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用于脾虚食少便溏,四肢无力,心悸,气短,口干,自汗,脱肛,阴挺。

欧阳慕蓉建议日常补气用黄芪搭配党参,治疗前期需要大力祛湿气,有痰祛痰,需要通便的(正常进食却不能每天一次大便的人)先解决通便问题,有淤血的解决淤血问题(久病必淤)。各位可以去看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针推科,中医诊所都可以判断。

注意:上面蓝色字是指引各位收听音频节目的方法哟。欢迎随时随地听和积累健康知识!

喜欢就转发或赞赏吧(*^__^*)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白癜风的中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hlcs/4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