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方药苑补中益气汤

2020-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暑假小编在家看见有亲戚在冲服一种棕褐色的颗粒剂,询问后知道了是补中益气颗粒,据说冲服前小腹部常有重坠感,感到头晕,没有力气,服用后腹部不疼了,头也不晕了,人也精神了。

这么神奇?

于是求知若渴的小编在网上查找了相关的资料,不查不知道,补中益气汤不愧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其中有许多的奥秘,小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了。

首先谈谈它是怎么来的

补中益气汤的出现,非常好的体现了古代医家的“大医精诚”。

该方出自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李东垣大家知道吧?名杲,字明之,自号东垣老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他重视脾胃阳气,是“补土派”创始者,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辩惑论》等。

李东垣生活在一个战事频繁,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激化的年代,怕大家不清楚,小编还特地查了查,就是郭靖守襄阳城那段时间前后。“金元扰攘之际,人生斯世,疲于奔命,未免劳倦伤脾,忧思伤脾,饥饱伤脾”。在战争时期,百姓流离失所,疲于奔命,常饥一顿,饱一顿,损伤脾胃,另外劳倦太过,也会内伤脾胃,忧思不绝,脾胃再伤。饮食不节,劳役过度,情志所伤,三者齐俱,内伤脾胃,如此则脾胃虚弱,阴火上乘而发热。

另外在战争时代的背景下,官府一律按照《和剂局方》配制成药统治百病,这使中医失去辨证论治这一最大立足点。并且当时许多医者也以《伤寒论》为宗,用其中治疗外感发热之法治疗内伤发热,却不知这两者完全不同。这样不辨病因的医治,常导致医者用药错误,伤人性命。这时李东垣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认为当时的发热大多是脾胃气虚之内伤发热,并撰《内外伤辨惑论》一篇,以证世人用药之误。

补中益气汤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创造的治疗内伤脾胃之气虚发热的名方。

功效主治

看到这大家可能要问,补中益气汤既然是治疗脾胃气虚发热的名方,为什么在最开头小编却说其颗粒剂服用之后头不晕了,人也更精神了呢?这和脾胃气虚有啥关系呢?

首先请允许我请上教科书。

补中益气汤主治脾虚气陷证以及气虚发热证,具体症状可见下图。

是不是看着naokuo疼?没关系,让小编来简单解释一下。

脾为仓廪之官,为阴中之至阴,五行属土,有运化水谷,运化水液;升清、升举;统血的功能。

当身体健康时:

但是当我们每天过于劳累,焦虑难过,不好好吃饭,也不好好睡觉时。脾也会过得很难受:

方解

那么问题又来了,补中益气汤是怎么巧妙的用药,治疗这些病症的呢?

补中益气汤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人参、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助黄芪补中益气之力,为臣药。柴胡、升麻升阳举陷,协黄芪升提中气,芪、柴、升同用,为补气升阳的基本结构;当归补气活血;陈皮调理气机,使诸药补而不滞,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兼为使药。

诸药配伍,可使中虚得补,清阳得升,气陷得举而诸症可除。全方均为甘温之品而能治气虚发热证,即所谓“甘温除大热之法”。

△小编还贴心地为你们准备了图片版

有几点大家要注意,敲黑板,要考的!!

1.啥叫“甘温除大热”?

“甘温除大热”是中医补法之一,是用味甘性温的药物治疗气虚发热或血虚发热的方法。气虚发热,由中气不足,阴火内生所致。临床症见发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加剧,热势或高或低。常伴有头晕乏力,少气懒言,自汗,食少便溏,易患感冒等脾胃气虚的症状。治疗宜补中益气,甘温除热,常用方剂补中益气汤。

2.为啥要配伍柴胡与升麻?

柴胡、升麻升阳举陷,协黄芪升提中气,黄芪、柴胡、升麻同用,为补气升阳的基本结构。为什么在众多风升生药中选择了升麻、柴胡呢?因为升麻、柴胡能升阳气,举脾胃气,发散表热,与甘温除热的病机甚是相合。

但要记住,是在补气药的基础上使用柴胡和升麻,否则无气可升,另外用量也不能过大,否则柴胡、升麻升散之力太过可能会使正气散出体外。

近几年也有人用现代的方法研究补中益气汤中配伍柴胡、升麻的作用。其中一篇论文中作者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虚发热组、补中益气汤组、补中益气汤去柴升组、补中益气汤大剂柴升组、大剂柴升组,采用饮食失节+游泳疲劳+腹腔注射脂多糖(LPS)法复制脾虚发热大鼠模型,检测相关参数,最后得出结论,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发热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该作用与方中升麻、柴胡及其剂量的选配有关。具体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拓展阅读中的论文。中医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只要留心,里面其实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

补中益气汤如今被开发出了哪些中成药的剂型呢?

补中益气颗粒为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辛。其组成是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了生姜、大枣以及一些辅料。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与补中益气汤的功效主治类似。

注意事项: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补中益气丸为黄棕色至棕色的水丸或蜜丸;味微甜、微苦、辛。组成与补中益气汤相同,具有调补脾胃,益气升阳,甘温除热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症见食少腹胀、体倦乏力、动辄气喘、身热有汗、头痛恶寒、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注意事项同补中益气颗粒。

另外还有补中益气合剂,除剂型、处方用量与补中益气丸不同外,功能主治与注意事项均与其相同。

合理用药

最后有一点请大家注意:补中益气汤立方本旨是治疗饮食劳倦初伤脾胃,中气不足,气虚发热之证。其主治所言之劳倦是指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损伤脾胃,而非虚劳,这一点须引起重视。

总之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大家购买这些中成药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判断该药是否适合自己,以免适得其反。

若实在拿不定注意,最好能去询问医师。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单单是补中益气汤就有许多可说的,小编只介绍了皮毛,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多多阅读相关的书籍与论文,增长知识的同时,体会中医药的魅力。

[1]张建英,梁玲,聂坚,彭磊,刘宁,左爱学.补中益气汤对力竭小鼠胃肠动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44(05):35-39.

[2]黄延芳,谭剑文,何晓铭.浅论补中益气汤[J].亚太传统医药,,12(10):71-73.

[3]刘进娜,谢鸣.补中益气汤及其不同配伍对脾虚发热模型的退热作用比较[J].中华中医药杂志,,29(06):-.

[4]黄倩,杨卫彬.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浅析[J].中医学报,,28(02):-.

[5]王霞,闫润红,青献春,刘建春.补中益气汤随证加用茯苓初探[J].光明中医,,27(01):-.

李家奇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哈尔滨哪家好
哈尔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zlff/92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