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的关键方证
2020-1-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补中益气汤是一个经典名方,几乎可以和仲景方相提并论。如何使用的方面各家都有奇思妙想。其中心思想不外是针对“陷下”的病机用“升提”的思路。这个思路不难,难就难在,临床的时候要关键症状鉴别得出来,要想得起来有这么一条思路,也就是补中益气汤的关键方证。老规矩,先看个案例。”
01
—
姚某某,女,10岁。以鼻炎来诊。打喷嚏流鼻涕,乃是应有之义。舌脉没有什么特殊的。因为鼻涕多,曾经用过小青龙汤,有效果但是没有完全好。细观小女孩,偏瘦,肤色白带黄,食欲一般。反复“拷问”,并没有特殊,如果继续用散寒利水的法子也是可以的,但是我内心对于上一阶段的疗效是不满意的。儿童体气清灵,随拨随应。正在思考,孩子的母亲说,孩子这么大了还是会漏尿。都不好意思讲。我马上追问,是漏尿还是仅仅晚上遗尿?回答是,白天也会,晚上也会。孩子的外公在旁边说,那天走路走多了也漏尿了。
好了,就是补中益气汤了。
生黄芪6,生晒参1,焦白术3,当归3,生甘草3,陈皮5,紫苏叶6,荆芥3,升麻1,小茴香2,黄柏2,炒扁豆6,山药6
十剂。
服药后,漏尿好了,鼻炎大有好转。又吃了十剂,中间出现一次漏尿,因为出去旅游玩的太累,睡觉后有一点点。这次也反映出脾胃虚,中气下陷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中间有反映说吃了冷饮之后肚子疼,以前也有。所以,第二次加了大黄1克,附子1克。服完一切均好。最后又吃十剂以善后。方子不变。
东垣先生说: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诸阳气根于阴血之中,阴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腾之气也。
这段话说的是,脾胃不足,则血热,或者是阴分受到火邪的鼓动,表现出阴性的物质很多:水啊,痰啊,泪啊。九窍不通也是这些类似的阴性物质阻塞九窍,所以阴性的有形之物到处浮现,称之为“血病”。原因还是阳气弱了,占领不了那么多地盘了,空出来的地盘就被阴性物质占领了。上面这个医案就是对东垣先生这段话的生动注释。
这个案子就是典型的用补中益气汤的医案。
02
—
请看第二个医案。某老太太,60多岁。确诊抑郁症,心情不好,睡眠不好。胃口不好,尿路感染,经常小便灼痛。左侧后背痛。舌边上很红,舌苔白腻。这问题,就是清解少阳,用柴龙牡的这一路方子。处方:
柴胡6,黄芩10,生龙骨15,生牡蛎15,胆南星10,竹茹10,醋鳖甲5,清半夏10,茯苓15,墨旱莲20,厚朴5,大黄3,陈皮5。七剂
吃完说有效果,各个症状都有好转。我一想,这个抑郁症啊什么的都是慢性病啊,有效果就好,患者还主动要求吃药,那就照原方再吃一个星期。第二次复诊,反馈说有效果,比原来好。就是尿路感染的症状加重了。做事情多了就感觉小便灼热疼痛。昨天开始去菜场买菜,走回来的路上就觉的尿道灼痛,人感觉累的不得了。这个症状就很有意思,劳累就加重,是补中益气汤的适应症,但是下焦的热,可不可以用温补升提的药呢。我决定试一试,因为东垣先生告诉我说:可以的。处方:
西洋参5,柴胡4升麻1,当归3,生甘草2,生白术2,生黄芪3,陈皮3,炒蔓荆子1,苍术3。七剂。
一周后反馈,效果很好,几乎所有的症状都消失。尿路感染没了,心情好了,抑郁症没了,睡眠好了。如此宏效简直出乎意料。事后倒推,当然有无数的蛛丝马迹,但患者告诉你一堆症状的时候,医生怎样来找出最最接近本质的的那个症状呢。这个问题简直是医生一生的拷问。具体分析这个案例,尿路感染的一系列症状是阴火下流的症状体现(关于阴火,另文论述)。一遇热症能不能用补中升散的药,这是个问题。实际上补中升散的方子东垣先生很多时候都用来治疗急性的热病。这一点值得深思。深思的点,我个人认为不是方药,而是古人怎么看待疾病,和疾病中各个症状之间的联系的。
东垣先生在《脾胃论》中论述肺之脾胃病时说“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东垣总结是脾胃病,“阳气不生”的原因。本案,根基在于脾胃,食欲不好,长期的疲劳感,劳累后加重等症状都是提示,脾胃虚弱,阳气不向上升则肺的功能受到影响,平时不显现的功能显露出来。平时没有悲,这时悲就凸显出来,表现就是抑郁症。从整个案例,我这个现代的中医亦可以反思一下,西医说的抑郁啊之类的心理或精神疾病并不能都归入中医的“心”。古人看这些和我们现代人看有很大的不一样。现代中医医生不能先入为主的把精神心理疾患都笼统的归入心这脏。中医不能排斥现代医学的知识,但是在认识疾病的时候要分清古人是怎么认识的,演变的规律是什么,不可用现代的思维强加于古人。现在耳食之辈大多以中医之表包装西医之里,似中实西,不中不西。官办机构大多充斥此僚。
03
—
朱先生,63岁。早年搏杀商海,饥饱劳役,烈酒寒冰无所顾忌,然中伤脾胃,祸因早伏。虽功成名就,但老病相催。咳嗽痰多,饮食无味,无气力以动,整日昏睡。情绪低落,胡思乱想。舌红而嫩,苔厚而黄腻。大便不成形,水样便。终日放屁,但无臭味。便求名医,各种补药膏方不断。万千症状,总在脾胃,补中益气汤正合适,于是处方:
生黄芪5,柴胡5,生晒参5,生白术3,黄连1,紫苏叶2,薄荷1,当归5,丹皮5,肉桂3,陈皮5,砂仁2,灵芝5,生甘草5。十剂。
总以为能药到病除。不想吃了五六天,患者联系我,说整天昏睡,不想醒不想吃,毫无精神,一点力气都没有,睡到自己都害怕。但是矢气有臭味了,次数也少了。查症与方,思路肯定是不错的,为何主要症状反而加重。重阅东垣先生方发现我的方子有两大问题,一是照顾的方方面面太多,五味杂投反而掣肘。二是药量太大。东垣先生补中益气汤原方,黄芪劳役病热甚者,才用一钱,柴胡橘皮等才用三分。因为患者元气大虚,药物作用于元气的时候不可太烈。比如空心老树,生长固然需要风光雨露,但是一旦飓风来临往往摧折枝干,甚至动摇根本。于是处方:
生黄芪2,柴胡1,生晒参1,当归1,升麻1,陈皮1,炙甘草2,葛根1,五味子1,麦冬1。五剂。
因为天气渐热故而加入生脉饮,此亦东垣家法。服药后诸证皆退,尤其是有食欲,有力气,心情愉悦。虽三伏天也能在室外侍弄花草。现在依然在服药,方子无大的变换,不过随时令略微调整一二味。
以上就是本小中医在使用补中益气汤时候的三个小小的体会。
非著名小中医(吴俊)的著名中医论段
针灸临床心得体会1
针灸临床心得体会2
针灸临床心得体会3
学习经典与走出经典
学习针灸的历程(八个字概括针灸治痛要诀)
学习针灸的历程(参悟经筋病治法)
学习针灸的历程(中医成才的捷径)
学习针灸的历程(感悟经典魅力)
学习针灸的历程(入门与实践)
湿家!-麻黄加术汤
针药合用治疗膝骨关节炎
一味茯苓可治感冒后咳嗽
中医两个宝,经方和针疗
方证相应蕴含病机相应
正确认识单方偏方
干咳未必皆因肺,咽痒谁言定是火?
针刺治疗是如何让人开心的?
两个字概括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思路
注:文章中涉及的方剂药物,需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文章分析仅仅是个人观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吴俊医师门诊:
每周日上午(无锡固生堂崇安寺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