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针提针疗法治疗胃下垂

2016-9-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芒针提针疗法治疗胃下垂之法缘于民间。医院针灸室。医院开办胃下垂学习班,时任医院针灸科医师的葛书翰参加了该学习班并参与临床治疗数月。该疗法最初要求患者住院治疗,每次治疗使用7-8寸芒针,自上腹部剑突下寻找进针点,进针后沿皮刺至脐左部约1-2cm处,后捻转向上提针留针约4小时,要求留针过程中患者有钩钓样感觉。治疗后要求患者卧床休息,避免一切起床运动。根据患者胃下垂程度接受疗程治疗,经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但葛书翰发现该疗有几个问题影响其推广,一、进针点具有不确定性,第二患者长期卧床依从性差,第三留针时间过长治疗效率低。医院。经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发现在巨阙穴附近进针,针沿皮下透刺至左肓俞穴附近患者针感强,于是将选穴定位于巨阙透左肓俞。在治疗同时发现在提针4小时内腹内钩钓样针感并不持续存在,于是他萌生了改进该疗法的念头。在患者留针期间,吞服钡剂进行上消化道钡透检查。经十例患者观察发现,在提针5分钟左右患者胃肠蠕动开始增强,持续约20左右恢复。于是将该疗法的提针时间定为20分钟。后经大量临床观察,I。胃下垂治愈率在80%左右,II。治愈率在45%左右,III。治愈率在11%左右。该疗法延续应用至今,且随证加减穴位。后该疗法也广泛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及顽固性呃逆的患者,也取得较好疗效。

“长针治疗胃下垂”于年获军队科技成果四等奖,“芒针提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于年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思考:该针刺法针身较长,针体在皮下浅筋膜层,通过人为滞针上提针身使腹部筋膜层受到刺激,可能是通过腹部筋膜的调整而改变腹压,推动胃体向上蠕动,增强胃周韧带弹性,从而达到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目的。

文献:1、葛书翰,葛继魁,黄晓洁.芒针治疗胃下垂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8(10)-

2、廖威,王洪,王娟,葛书翰等,针刺治疗军人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人民军医,,55(1)-

3、廖威,葛书翰.芒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3(10)9-10









































白癜风在那里能治好
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jbyf/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