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医胃下垂的病理治疗
2019-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多见于瘦长体型的人,也常见于女性、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后有切口疝者、胃神经官能症者、慢性腹泻者等,均能伴有内脏下垂的可能,这是由于固定胃、肾等脏器的韧带张力减弱,内脏平滑肌张力下降,胃壁松弛,腹壁的脂肪减少,腹肌弛缓,而且腹内压也下降所致。发病的诱因多与精神过度紧张和过度疲劳有关。
轻度多无症状。下垂明显者常有眩晕、乏力、心悸、直立性低血压等症状;消化系表现有上腹不适,食后饱胀,恶心,嗳气,胃痛,交替性腹泻或便秘,饭后、久站或劳累后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可伴有肾、肝、结肠等下垂。胃肠X线、肠胃钡餐造影检查可见胃张力减退,胃小湾弧度线最低点在髂嵴线以下。
图片来自网络
1.西医治疗:
上腹不适、隐痛、消化不良等可参照慢性胃炎治疗。腹胀、胃排空缓慢者,可供给吗叮啉或胃复安。合并便秘者首选莫沙必利片。必要时放置胃托。
2.中医治疗:上脘、中脘、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肾俞。
通过多种途径改善胃、肠等脏器的血液循环,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达到提高肠胃等脏器平滑肌的张力,恢复消化功能。
少食多餐
细嚼慢咽
食物细软
营养均衡
减少刺激
防止便秘
动静相宜
周太医生活要美好,健康很重要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