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专题一阴道松弛漏尿性生活不和

2017-5-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范瑾

医院

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妇产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自毕业至今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年攻读妇产科在职博士研究生。擅长:孕前咨询,孕期产检结果解读,产后盆底肌肉康复咨询,坐月子常识,母乳喂养知识,产后常见多发病的诊治。

盆底康复——切勿“留”在二胎后再做阴道松弛、漏尿、性生活不和谐是病吗?

“二胎”政策一放开,医院妇产科爆满,作为二胎主力大军80、90后,纠结派70后,以及拼命派60后等各大年医院要求二胎备孕检查。

那么二胎备孕,您除了要检查B超、血常规、肝功能、宫颈癌的筛查、白带常规、性激素六项等必选项目外,请您一定不要忽视了最重要的项目---盆底肌功能筛查。

“什么是盆底?”我们都知道,漂亮的脸蛋儿让一位女人在社会上得到很好的被认同感,那么光鲜外表下您的第二张脸怎么样呢?只有您和您的爱人才知道。

作为一名妇产科盆底专科医生,我认为盆底组织就是女人的第二张脸,甚至可以说第二张脸的地位不亚于第一张,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您和您爱人的“性”福。

美丽的第一张脸

第二张脸漏尿—尴尬

经历了怀胎十月的酸甜苦辣,新生命的诞生使人喜悦(图1),但是尴尬、痛苦却接踵而至(图2-1、2-2、2-3)。

图1.新生的喜悦

图2-1.性生活不和谐图2-2.压力性尿失禁

图2-3.子宫脱垂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盆底组织科普

且来和您科普下盆底组织,骨盆位于身体的中心部位,盆底肌是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它处在前方的耻骨、后方的尾骨和两侧的坐骨结节之间,像拖住盆腔器官的“吊床”,在会阴肛门处托起膀胱、尿道、阴道、子宫和直肠等盆腔器官。

盆底组织主要由肌肉和筋膜组成(图3)。盆底组织能够像“吊网”一样紧紧地吊住盆腔器官,从而维持阴道紧缩度,增进女性的性生活快感、排尿动作、排便等多项生理功能。

图3.盆底组织内面观

盆腹腔示意图(图4)中蓝色代表腹肌群、紫色代表横膈膜、绿色代表竖脊肌、橙色代表盆底肌,共同围成了一个椭圆形的闭环腔隙,随着妊娠子宫、胎儿、胎盘等重量增加,盆腹腔内压力增高,压力必须有突破口,那么受重力影响(图5)压力会指向前下部分,尤其当腹肌功能非常差的女性,便形成了典型的“布袋子”样腹型,医学上称为“悬垂腹”。

图4.盆腹腔示意图图5.孕晚期盆腹腔示意图

妊娠十月,随着胎儿体重增加,作用在盆底肌肉上的力量随之增大,盆底肌的弹性极限受到挑战。吊床弹性变差,吊力不足,网内的器官便无法固定在正常位置(图6),从而出现功能性障碍,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生活不和谐……。盆底肌曰:承受“洪荒之力”臣妾做不到哇!

图6.正常盆底组织盆底组织松弛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妊娠本身就是盆底组织损伤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您还认为剖宫产就一定不会有盆底松弛吗?醒醒吧,别闹了。不过顺产时,盆底肌肉又进一步受到胎儿的挤压和撕扯(图7),尤其是第二产程延长、急产、胎吸产钳助产等可能进一步对盆底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图8)。但是剖宫产术中、术后可能带来很多隐患,所以如果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建议尽量顺产。

图7.顺产压迫盆底组织

图8.盆底肌吊床损伤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究竟是什么

那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究竟是什么,任何的物质必须赋予其定义才够正式。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一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进而盆腔器官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解剖位置和功能异常。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阴道痛、慢性盆腔痛、粪失禁等。

病因主要有:

1.妊娠及分娩损伤;

2.腹压增加,如慢性便秘、咳嗽、打喷嚏、长时间进行举重等增加腹压的训练;

3.先天发育异常;

4.衰老,卵巢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使盆底支持组织薄弱、松弛;

5.营养不良,营养严重缺乏可导致肌肉萎缩、盆腔内筋膜松弛,失去对子宫、阴道及尿道的支持作用。因营养不良造成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者,常伴有胃下垂、腹壁松弛等症状。

科普几种

盆底疾病

那么,再和您科普几种常见的盆底疾病的症状:

第一子宫脱垂(图9)

患者自觉腹部下坠,腰酸、走路及下蹲时更明显。轻度脱垂者阴道内脱出物在平卧休息后能自行还纳,严重时脱出物不能还纳。

图9.子宫脱垂

第二压力性尿失禁

是指在不合适的时间增加腹压时会有尿液不自主地自尿道外口渗漏,被形象地称为“社交癌”。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常见原因为盆底肌松弛,膀胱颈和尿道近端过度下移,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

临床上经常听到患者说:医生,我妈妈说生完孩子她漏了一辈子尿,这不是病吧。别逗了,亲,咱是21世纪独立自主的白领女性了,漏尿这种影响形象的事情怎么能发生呢,可以肯定地告诉您:漏尿是病,而且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对于程度严重的压力性尿失禁经过治疗后起码可以明显好转,所以一定要重视及早筛查治疗。

如图10,当腹压增加时,正常尿道周围的肌肉组织能够承托住尿道,使得尿道紧闭。但是当尿道周围的肌肉出现损伤后(图11),同样的腹压增加时,尿道呈现开放状态,从而漏尿。

图10.正常控尿模式图11.压力性尿失禁模式

第三女性性功能障碍

是指女性在性反应周期中的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发生障碍,以致不能产生满意的性交所必须的性生理反应和性快感。

盆底肌肉对维持正常性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盆底肌松弛,导致性生活时阴道与男性生殖器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紧握感”是性生活满意的关键,缺乏紧握感会影响性快感。如果阴道宽大无力,会影响“紧握感”,你说第二张脸重要不重要呢。

第四因腹直肌分离(图12)

引起的慢性盆腔痛、腰背痛:孕晚期,增大的子宫会将腹肌拉长,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分开,这种现象被称为腹直肌分离。

分娩后,新妈妈松弛的腹部肌肉并不能马上恢复到原有的形态和位置,多余的赘肉在腹部形成突起,影响美观。腹直肌分离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越小,很多女性产后容易出现腰背痛,甚至严重时出现小肠疝。

图12.腹部肌群孕期变化示意图

第五臀部痛、阴道痛及阴道痉挛

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与患者孕前因不正确的坐姿、站姿等脊柱骨盆变形相关,孕期由于腹部向前突起,使得腰椎顺应性前突,使得骨盆前倾及前移,骨盆变形的恶性循环,导致盆底肌(尤其以梨状肌为甚)被压迫水肿,卡压于坐骨大孔,并进一步压迫坐骨神经,使得患者孕晚期及产后可能出现臀部剧烈疼痛,下肢发麻,同房时阴道疼痛,这实际上与梨状肌综合征(图13)相关。

图13.梨状肌综合征

第六粪失禁

不能在社会可以接受的时间和地点区分排便或排气,而发生的肛门不自主排气或排便,并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盆底疾病这么可怕,那我怎么知道我有无这方面的问题呢?我该怎么做?

这就需要专业的盆底专科医生对您进行盆底功能的专业评估及筛查。最新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女性1次分娩患盆腔器官脱垂的机率为12.8%,2次分娩患盆腔器官脱垂的机率为18.4%,3次以上分娩史患盆腔器官脱垂的机率为24.6%,可见女性分娩次数越多患盆腔器官脱垂的机率也越高。

如果您第一胎产后盆底未进行康复,直接怀第二胎,那么就相当于对盆底组织进行再次巨大的打击,如同“雪上加霜”,所以建议所有已婚女性每年常规行盆底功能评估及检查。具体检查及治疗方法请参考盆底肌康复后续专题。

下期预告:

盆底康复专题二:如何检查盆底肌疾病

盆底康复专题三:如何锻炼盆底肌

盆底康复专题四:孕期及产后性生活指导

孕妈、宝妈记得







































昆明治疗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jbjj/5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