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补中益气汤都是补脾益气,两者之
2020-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中医里面有很多方剂都有许多相似的作用,作用于同一脏器,但具体的功能又有所不同,比如归脾汤和补中益气汤。
何为归脾汤归脾汤,归脾汤实际上是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加龙眼肉、酸枣仁、远志、木香、姜枣等组成,方中以健脾益气、养血药居多。
归脾汤有两个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
其中,四君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意在益气以生血,气旺则摄血,是主要的方药。黄芪、当归用以补气生血、气固血充,为辅药;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则安神定志、养心敛汗;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为佐药。姜枣调和营卫,为使药,诸药合用能养心健脾、益气补血。
何为补中益气汤以前有一句民谣,“一首五积散,房上不喊房下喊”,对于补中益气汤,“仙有返魂汤,医有补中益气丸,十个用之九个中。病症主要是:气息高亢喘促、身体发热、心烦、脉象洪大、头痛,或者口渴不止,皮肤不能耐受风寒,于是滋生寒热,这些其实都是脾胃气虚导致。
以性味甘温,能入脾肺的黄芪作为君药,从而补益中气、固敛表气,起到升阳举陷的作用,而配伍补益元气、健运脾胃的人参和补脾和中的甘草,这两味药作为臣药,增强补中益气的作用,补益一身之气。
用健脾益气的白术,恢复脾的运化功能,使人体气血生化的源头得以正常工作。气血同源,气虚日久必当有血虚并见,所以用补血的当归,使得气血并补气有所依;还用理气和胃的陈皮,使补益气血但不黏滞,白术、当归、陈皮三药为佐药,对于气虚兼见的血虚、血瘀、气滞等一并调理。
最后升麻、柴胡,这两味药都有升阳举陷的作用,李时珍认为:“升麻能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能引少阳清气上行,是脾胃引经的要药。”这几味药物搭配使用,不仅可补中益气,又可提升下陷之气,对于中气不足证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同点这两个方子针对的脏器都是脾脏,而且均是补脾益气的方子,两个方中都用了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这四味药,这两个方都可以治疗因脾气虚导致的饮食减少、体倦肢懒等病症,但这两个方剂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作用不同:、归脾汤
归脾汤主治心脾气虚、气血不足所致心悸、怔忡、眩晕、失眠、健忘、神疲、纳差、气短懒言、面色差黄、舌淡脉弱之证,亦主治久病体虚的神经衰弱症,及各类慢性出血、贫血、再障等多种疾患。
归脾汤以补脾益气为主,配合养心补血,为补脾养心并进之方,亦即为益气与养血并调之剂,因此对调理‘亚健康’、神经衰弱非常有效。不过,归脾汤属于补益剂,外感、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归脾汤。
而且它并不只是治疗脾气虚证,它也能治疗因心血气虚所引起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气短乏力等症状。
除此之外,归脾汤还有个功能就是止血。但它又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专门用于止血的方子,全方没有一个止血药,但它止血效果却是很好,因为身体出血有很多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出血都是由血热引起的,所以不同的出血症状需要用不同的药去止血。
2、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配伍升阳举陷之品,重在补气,但补气的同时又可升阳,它主要治疗的是因气虚所导致的气虚下陷所引起的子宫脱垂、胃下垂等和气虚所引起的发热,这种常有口渴喜热饮(因痰所导致的也有这种表现)、自汗、气短乏力等症状。
补中益气汤之所以好用,是因为除外感之外,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用到。对于内伤杂病,很多方药都无效,根本原因就是中焦脾胃未打开,需要用补中益气丸稍加调节,就可以开中焦门户,然后用药,疗效效如桴鼓。
补中益气丸可以运用于一切气机不升的疾病,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使用的机会。因为高血压一般是气机升而不降,所以大多数低血压则是气机的将而不升,补中益气丸就可以用来治疗此类疾病。
综合对于不同的药,有相同的效果,这是不奇怪的。但是用药的时候,一定是要根据个人的体质,以及在看病之前,一定要找医生对于自己得病症,进行一个详细的咨询,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得病,尽快的得到治疗。
理性养身小招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