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的艾灸解决方法

2019-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课程主讲人:谢延杰老师

谢延杰年生,出身中医世家,针灸医术已祖传四代,澄江针灸学派再传弟子,幼承庭训,少衍祖学,熏陶积渐。祖父谢锡亮系山西省著名老中医,中国灸界泰斗,著述丰硕,成果卓著,德高术精,经祖父口传心授,耳提面命,精心栽培12年,亲炙至深,尽得真传,以秉承祖训,沿袭家传绝技为己任。临床20余年,擅长直接灸(麦粒灸),隔物灸(隔药灸),雷火神针(太乙神针),悬灸,新铺灸,毫针,火针,针挑,刺血,火罐等自然疗法。并将上述诸法有机结合,提高疗效,随症加减,灵活变通。撰写论文曾在中国针灸杂志,浙江中医杂志上发表,有《谢锡亮教授直接灸法举隅》,《直接灸,火针,刺血结合的临床应用》,新铺灸,直接灸,火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67例等,参编著作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承淡安》,《谢锡亮灸法》,《健康长寿与灸法》,《谢锡亮灸法医案》。

概述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腹膜肌松弛等因素而致。见于身体瘦弱、胸廓狭长的人。也可因各种原因经常压迫胸部和上腹部引起,多产妇女易患本病。中医认为本病由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

症状

胃部呈凹状,下腹部凸出,食后常觉胃脘压垂而有饱胀感,嗳气恶心、呕吐、肠鸣,自觉有胃下坠之感。有慢性腹痛或伴便秘、腹泻、眩晕,乏力、心悸、失眠、多梦等。在劳动时,腹内有抽掣牵引作用之感。

艾灸取穴按语

灸疗要有耐心、坚持施灸、效果颇佳。

案例

陈某,男,32岁。

主诉:脘腹坠胀,大便稀溏4年。近1周上腹胀满坠痛加剧,纳呆嗳气,大便稀溏,头晕神疲。在医院经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和胃镜检查示:胃小弯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下7厘米,胃窦黏膜皱襞增粗膨大。西医诊断:胃下垂、胃窦炎。

刻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两目下陷,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灸疗:取穴按上表。每日一次,配合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治疗,3天后,自觉症状全部消失。

长按







































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hlcs/8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