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胃下垂 > 护理常识 > > 胃下垂艾灸妙招

胃下垂艾灸妙招

2018-7-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胃下垂艾灸妙招

本期精选

中华精髓经络疏通养生寿百岁

养生修性平衡阴阳尽在学学艾灸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勾状。轻度下垂者一般无症状,下垂明显者有上腹不适、饱胀,饭后明显,伴恶心、嗳气、厌食、便秘等。有时腹部有深部隐痛感,常于餐后、站立及劳累后加重。长期胃下垂者常有消瘦、乏力、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失眠、头痛等症状。本病相当于中医的“胃脘痛”、“痞气”、“呃逆”等证。

1

取穴:梁门,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

灸法:先将施灸穴位上涂以少量凡士林,以增加粘附作用,再放上艾炷如麦粒大并点燃,当稍觉热烫时即去掉另换1壮。每日施灸2次,每穴5~10壮,10天为一疗程。灸后可用右手托胃底部,用力缓缓向上推移,反复数次。

用途:适用于胃下垂。

2

取穴:百会,足三里,关元,脾俞,胃俞,中脘。

灸法:先将施灸穴位上涂以少量凡士林,以增加粘附作用,再放上艾炷如麦粒大并点燃。当稍觉热烫时即去掉另换1壮。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施灸3~5壮。每日灸治1次,10天为一疗程。根据症状可配灸肝俞、肾俞、气海等穴。

用途:适用于胃下垂。

3

取穴:百会,足三里,关元,脾俞,中脘。另可选配气海,天枢,三阴交,上脘。

灸法:施灸前用大蒜捣汁涂敷施灸部位,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施灸。艾炷如黄豆或半个枣核大,灸至穴上能见到小泡为度。灸完后纱布敷盖以保护疮面,并促使发灸疮,待灸疮愈合后再行复灸。每次选用2~3个穴位,每穴每次施灸3~5壮。7~14天施灸1次。

用途:适用于胃下垂。

4

取穴:百会,足三里,关元,脾俞,胃俞,中脘。另可选配气海,天枢,三阴交,上脘。

灸法:将纯艾绒制成灸条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2~3厘米处进行熏烤,使局部温热而无灼痛感。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15~30分钟,每日施灸1次,10天为一疗程。

用途:适用于胃下垂。

5

取穴:百会,足三里,关元,脾俞,胃俞,中脘。上述穴位可分组交替使用,或配肝俞、气海、三阴交等穴。

灸法:将点燃的艾卷接近施灸部位,平行往复回旋熏灸(距皮肤约3厘米)。每次选3个穴位施炙,每穴每次灸治15~30分钟。每日施灸1次,10天为一疗程。

用途:适用于胃下垂。

切勿暴饮暴食,宜少吃多餐。戒烟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饭后散步有助本病的康复。保持乐观情绪,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若已患慢性消化性疾病,应积极彻底治疗,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扫描,学习更多艾灸知识

艾灸具有很好的补阳祛湿的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治病手段,在正确的穴位之中进行艾灸,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身体之中的湿邪,同时还具有预防各种各样疾病的功效。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hlcs/81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