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论后天如何养脾胃
2017-4-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读
养脾大法:脾胃养护套+脾胃养护泡脚粉+理容露三号
脾被中医称为“后天之本”,就是说它是人出生以后的根本,是最重要的东西。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脾是生产气和血的根本。这个气是第二气。出生以前的根本是肾,是“先天之本”,因为肾里面藏着精。在五行里面,脾属土,土的性质是“稼穑”,“稼穑”就是种植和收割的意思。
解读后天如何补养脾胃
1胖的人性功能都不太好,糖尿病人性功能也都不好,糖尿病人吃得多,尿得多,肾功能很差!
脾的第一个功能是气血生化之源。“生”和“化”是不一样的。猪肉磨碎变成乳糜是“消”的过程,是胃的功能;乳糜变成蛋白质、氨基酸,这个过程就是“化”。化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是三焦(胰腺)和胆的功能。然后,这些氨基酸重新组合,化生新的人肉(气、血),这就是脾的功能了。脾还有一个功能是存起来,藏起来。储存起来的意思就是长肌肉、长脂肪,胖、壮都是脾储存的缘故。
胖的人就是脾的功能太好了,瘦的人、一吃饭就拉肚子的人就是脾的功能太弱了,藏不住。根据中医哲学的观点,藏得太多了也不是好事,所以有些人胖了就得病。脾太强了,哪个脏腑会受到影响呢?肾。胖的人性功能都不太好,糖尿病人性功能也都不好。糖尿病人吃得多,尿得多,肾功能很差。人的血压低、红细胞低等都要先检查脾。
2脾负责升提气血,胃下垂,血压低等与脾有关!
脾的第二个功能是升提气血。在人体中,肝气、心气是向上的,肺气、肾气是向下的,它们之间基本上是相互平衡的。人活着,就是靠脾把气升上去。向上的气比向下的气多,人就是活着的,所以脾的升提气血功能很重要。脾生产出气血以后,会把它们送到脑子里。脾对应的时间是上午9点到11点。血压低、站起来就头晕、一到晚上视力就模糊等都跟脾的功能有关。一旦气不够用,人的胃就会往下,还有肾、子宫、肛门等也会往下去。这些都是气不够用的表现。
有这些症状的人都要去治疗脾。比如,一个人拉肚子,如果拉的像水一样的东西,往往就是因为脾有问题,气不够用。如果拉的是臭的、有形状的东西,那就不是脾的问题,说明是“消”不好,是胃、胆、胰的问题,因为它们没有把大块的东西变小。脾的问题是已经消化得很好的东西没有存住。所以,一个人拉肚子,一定要问拉的是什么样的东西,再来判断是腑的问题还是脾的问题。现代医学把血的生成归结为骨髓出了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得白血病了,西医就会做骨髓移植手术。而中医的观点不一样,中医把病因归结为脾胃出了问题。
3脾统血,女性经漏与脾有关!
脾的第三个功能是统血。脾具有止血的功能,但是脾的这种止血功能针对的是慢性出血,而不是急性出血。五脏里的心和肝具有推动血液循环的作用,而肾和肺具有主要止血的作用。脾也有慢慢把血收住的作用,但它的止血作用与把气提起来的作用有点类似,就是把血托住。慢慢地出血叫“漏”。很多女孩子来月经时,三个星期都不干净,一点一点地漏,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气不太够用,托不住而造成的。碰到“漏”的情况就应该补脾。脾应该把气和血都藏住,假如它藏不住了,就漏了。
一个人的血出现问题就找五脏,第一个想到心,第二个想到肝,第三个想到脾。相对来讲,五脏比六腑更重要。后天之气与人的两个脏有关,一个是肺,一个是脾。脾把人吃进的食物消化,肺把空气吸进体内。人活着当然需要精和元气,但是只有精和元气,没有营养,人也活不了。所以,要想身体好,一定要把自己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调整好。如果一个人不吃饭或是吃了饭不消化,身体就不会好。
4我们接受的教育,包括父母的教育,学校的教育还有社会的教育,都是“意”!
脾主意,“意”是出生以后心的功能,包括思、想、虑、忧,他们都是在脾气支持下的心的活动。与之相应的,出生以前的功能叫“神”,“神”是在元气支持下的心的活动。“思”是考虑自己,“想”是考虑别人“思”和“想”都是“意”的一种表现。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吃饱了不想家”,就是说很多在外面工作的人会想家,因为他们吃的饭让他们不舒服。
这说明吃一顿好的饭,脾气足了,人就不想家了。大家都听过“女人是老虎”的故事。小和尚指着女人问老和尚那是什么,老和尚说:“那是老虎,要吃人的。”小和尚喜欢女孩,是他的“神”,老和尚告诉他的成了他的“意”。“神”是不可以改变的,“意”是可以改变的。老和尚教小和尚“女人是老虎”,也许另一个老和尚会告诉他:“别在庙里待着了,下山去找个女人结婚吧。”所以我们后天接受的教育,包括父母的教育、学校的教育还有社会的教育,都是“意”。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