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长寿常按摩这些养生穴位

2018-1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上火牙疼、咽喉肿痛按揉合谷穴;心慌焦虑、恶心呕吐按揉内关穴;肩膀不适、腰酸背痛按揉委中穴…

  合谷穴:抗击疼痛的自然疗法

  适宜症状:各种疼痛,无论外伤还是内科疾病引起的疼痛,均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尤擅缓解晚期癌症病人的恶性痛。此外,还可以治疗头晕、恶心等各种异常症状。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疏风止痛,通络开窍之功。中医认为,合谷穴能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坚持按揉刺激该穴,可以获得自然治愈疾病的功效。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掌骨间隙之中点处,或第2掌指关节与阳溪穴之间的中点处,稍靠近食指侧。

  用对侧拇指按揉即可,也可用三指拿捏合谷穴处皮肤,随时随地都可以操作。力量可以大些,没有副作用和危险。以感到酸胀且能够忍受为度。

内关穴:心脏的保护伞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心脏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等。尤其对预防心梗发作具有最突出的效果。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它自古就是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几乎所有与心脏异常有关的症状均可使用。内关穴位于前臂掌面的下段,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大陵穴(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揉内关穴,不论时间地点,随时可做,以感觉酸胀为度,常常按揉时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刺激感沿着前臂内侧传至心脏,此为较好的刺激效果,但注意适可而止不要用力过度。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三指拿捏法拿捏内关穴处的表皮。坚持操作一个月后,患者就可以感到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感觉明显减轻或消失了。

委中穴是人体穴位之一,委中穴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委中穴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肠肌内、外头之间;布有腘动、静脉;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分布。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该穴的治病疗法有:按摩疗法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增强性活力的指压法等。

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①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②腹痛,急性吐泻。

③小便不利,遗尿。

④丹毒。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伤等。

主治腰痛:配肾俞、阳陵泉、腰阳关、志室、太溪;

主治便血:配长强、次髎、上巨虚、承山主治便血。

  中脘穴:治疗胃病的专家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的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尤其对缓解胃痛和治疗消化不良十分有效。

  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同时号称胃的“灵魂腧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主治各种胃腑疾患。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

  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摩揉法。摩揉,即是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注意手下与皮肤之间不要出现摩擦,即手掌始终紧贴着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组织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但以饭后半小时做最好,力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疼痛和恶心。

三阴交穴具有健脾胃、益肝肾、调经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闭经、腹痛、腹胀、肠鸣、腹泻、不孕、难产、阳痿、遗精、崩漏、带下、阴挺、疝气、足痿、神经性皮炎、失眠、神经衰弱等症,尤其对调治妇科问题效果显著。三阴交穴,又名太阴,是足太阳脾经经穴。正坐或仰卧,内踝尖直上4横指(3寸)处,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

激活女性年轻活力之特效穴位三阴交,此穴得名于其为脾、肝、肾三条经络的交会之处。人体的脾统摄全身血液,具有化生气血之功;肝是藏血之处;肾是精气充溢之所,有生气血之用。中医认为,女性更年期为“脏躁”所致,应以补肾、润燥、益脾为主要手段。刺激三阴交,可疏通脾、肝、肾三条经络,使女性经气旺盛、经血充足,常保年轻活力,推迟绝经期及更年期,延缓衰老。具体按摩方法为:取坐位,用拇指顺时针按揉三阴交2分钟,然后逆时针按揉2分钟,以感到酸胀为宜。

按揉此穴可养护子宫、卵巢,保持女性魅力

  足三里穴:效如参茸的滋补品

  适宜症状:一切虚损性疾病,如治疗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久患消耗性疾病等。是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良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之功。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处。

  用同侧的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也可以用艾条灸。因为小腿部皮肤较厚,力量可以适当大些。但用力时不可以憋气,否则容易引起血压上升。操作不限时间和场地,但注意每天都要按揉,持之以恒才能有效。

涌泉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名。

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1.昏厥、中暑、癫痫、小儿惊风等急症及神志病患;

2.头痛,头晕;

3.咯血,咽喉肿痛;

4.小便不利,便秘;

5.足心热;

6.奔豚气。

  关元穴:恢复老人青春活力

  适宜症状: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治疗不孕不育、阳痿、遗精早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关元穴位于腹下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耻骨联合上2寸处。

  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风池穴是人体的穴位,别称热府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所属经络为足少阳胆经。其穴义是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

主治:

头痛,眩晕,颈项强痛,失眠、宿醉、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炎,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高血压,精神病,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荨麻疹。

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即:在小腿的外侧,膝关节下方的外侧有一个高点(腓骨小头),从高点的前下方大概一寸左右有一个凹陷。)当腓骨长、短肌之中;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返动、静脉,膝下外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和腓总神经分支。

皮肤、皮下组织、小腿深筋膜、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腓总神经在窝上角由坐骨神经分离以后,沿着窝外侧壁到腓骨小头的后下方穿腓骨长肌,分为腓浅、深神经。腓浅神经的肌支支配腓骨长、短肌。阳陵泉穴:膝盖外侧有一个小骨头(腓骨小头)

阳陵泉穴Yánglíngquán(GB34),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合(土)穴。八会穴之筋会。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筋之会穴。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胆经的地部水湿在此大量气化。(1)“阳陵泉穴”。“阳”,阳气也。“陵”,土堆也。“泉”,源源不断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飞落下传的经水及胆经膝下部经脉上行而至的阳热之气,二气交会后,随胆经上扬的脾土尘埃吸湿后沉降于地,胆经上部经脉落下的经水亦渗入脾土之中,脾土固化于穴周,脾土中的水湿则大量气化,本穴如同脾土尘埃的堆积之场和脾气的生发之地,故名。阳陵名意与阳陵泉同。

(2)“筋会”。“筋”,肝胆所主之风也。“会”,交会也。筋会名意指胆经的天部风气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下传的寒湿风气和胆经膝以下各部上行的阳热风气,在本穴为汇合之状,故名“筋会”。

(3)“胆经合”。“合”,会合也。本穴为胆经气血会合之处,故为胆经合穴。理同筋会名解。(4)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同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胆经上、下两部的天部水湿风气会合而成,在本穴为聚集之状,表现出土的不动之义,故其属土。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热风气和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散热吸湿后冷降归地。降浊除湿。

1、治疗膝关节炎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腰痛、膝盖疼痛、脚麻痹、下肢瘫痪、关节筋迟缓或痉挛肿痛、抽筋、麻痹、坐骨神经痛、腰腿疲劳、踝扭伤,肩周炎,落枕,腰扭伤,臀部肌肉注射后疼痛;2、缓解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胆囊炎、肝炎,胆结石,胆绞痛,胆道蛔虫症,习惯性便秘;3、缓解治疗其高血压病、遗尿、肋间神经痛。

人体穴位之一。足少阴原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侧对称,也就是两个。如《九针十二原》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太溪二。”

  太溪穴:慢性肾病的良药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肾,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按摩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温馨提示

身心放松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取穴准确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用力恰当因为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循序渐进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本文部分资料及图片由网络资料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谢谢!)

lwdaxian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患者感恩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zzgs/8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