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明日雨水,听说下雨天和吃货更
2017-2-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雨水明天雨水(2月19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此节气代表天气已经开始回暖,降雪减少,雨量增多。-好雨知时节-“雨水来临湿气重,当心脾胃受伤害春季养肝是根本,但更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以免肝气过旺,造成“肝强脾弱”的失衡状态,影响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因为降雨的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杜甫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赞美春雨的及时。万物生长都离不开雨水滋润,但若雨水过多,湿气过盛,不仅浑身会有沉重感,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唐代孙思邈说“春时宜食粥”,提醒我们在春季应多喝粥。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吸收,还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
粥中加入一些药材后,还能治疗一些慢性病,对身体有滋补作用。祛湿佳品推荐薏苡仁党参粥。
将薏苡仁与党参一起熬粥,既能健脾胃,又能祛脾湿,还能补气血,实在是一道不错的食疗佳品。此粥滋补效果虽好,但大便燥结和气滞、火气大的人不适合吃。做法:取薏苡仁30克洗净后滤去杂质,放入凉水中浸泡2小时;党参15克洗净后切成薄片,粳米克淘洗干净。将三者放入锅中,加水毫升。先用大火煮沸,锅开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40分钟。等到粥熟后,可依据个人口味放入冰糖调味。每天早餐时食用,不仅能祛湿健脾,还能补气补血,是物超所值的滋补佳品。
除了薏苡仁党参粥之外,能健脾补气的粥品还有很多,如猪脾粥。
用料:猪脾1具,党参15克,橘红6克,粳米克,生姜、葱白、食盐适量。做法:党参切碎,生姜拍碎,与粳米同煮至米熟汤稠,此时加入事先已切成薄片的猪脾、葱白和橘红,至粥成后去橘红,加食盐调味,空腹服用或代早餐用。功能为健脾开胃。主治脾胃气弱、倦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满等。-春日养脾气-“养肝莫忘调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根据“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孙思邈也提倡“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由此可见这个季节调养脾胃的重要性。春季调肝养脾的食物很多,如糯米、燕麦、高粱、南瓜、茼蒿、板栗、红枣、山药等,而在这些食物中,茼蒿既是时令蔬菜,又能养脾,是最适合不过的食疗菜肴。中医认为茼蒿性味辛、甘,食之能温脾理气、消食开胃、养心安神、降压补脑,适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脘腹胀痛等症。所以,雨水节气调养脾胃不妨多吃一些茼蒿,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本草逢原》上说,“茼蒿气浊,能助相火,多食动风气,熏人心,令人气满”,所以,一次进食茼蒿不宜太多。同时,体质虚寒常腹泻者,也要少吃或不吃茼蒿。
“
让我们约好心里一起放晴中医认为,受四时之气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会随之发生变化。春季阳气始生,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所以有“困”的感觉。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首先是精神养生。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中医认为,“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遇事不要太急躁,尽量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精心寡欲,以养元气。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间好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