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竟然会吃出胃出血专家提醒有6类人群
2018-1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端午节吃粽子的人多了,
可是,大家要注意啦!
不少人由于吃了过多的粽子而引起腹部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
甚至引发胃出血。
近日,医院消化胃镜室就接诊了多位由于吃粽子引起的胃痛、胃胀等症状甚至胃出血的患者。该院消化胃镜室主任李奎生提醒,中国人消化不良发病率高达38%,不吃早餐族、嗜辣族、加班族等六大高发人群一定少吃或不吃粽子。
消化不良的问题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李奎生介绍,很多人都遇到过胀气、打嗝、食欲差等小问题,其实这些正是消化不良的信号。除此之外,腹部不适、吃一点就饱、恶心、呕吐也同样是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然而多数人对这些肠胃和消化问题都不重视,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扛扛就过去了,肠胃不舒服不影响生活等,延误了病情的最佳治疗时机。有六大人群是消化不良的高发人群:
1不吃早餐族:伤胃肠粘膜,诱发胆结石2常吃撑族:加重胃负担,造成消化功能紊乱
3嗜辣族:刺激胃肠黏膜,加重胃病
4吃饱就睡族:加重胃负担,出现消化功能异常
5加班族:精神压力大,长期作息饮食不规律
6餐后运动族: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胃下垂
李奎生提醒大家
很多人出现消化不良的原因不是食物没有嚼碎,而是胆汁缺乏或消化酶分泌不足,包括活性降低。特别一到节假日,“吃货们”大吃大喝之后,消化酶和胆汁不足,更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有三类人需要特别留意自己的肠胃:1.生理机能衰退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从胰酶、胆汁的分泌量到肝胆的功能都在慢慢老化目前,临床上针对于老年人消化不良的有效治疗药物是泌特(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可补充胰酶,促进胆汁分泌,快速消胀,有效改善消化功能,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2.暴饮暴食的“吃货们”
暴饮暴食者在短时间内大量饮食过后,会出现胰酶分泌不足或活性降低,以及胆汁分泌量相对不足的问题,给肠胃带来很大负担,引发肠胃功能紊乱。这类人群可以通过补充泌特等外源性胰酶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专家建议,有暴饮暴食习惯的人,应树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并均衡搭配营养,做到细嚼慢咽,坚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定时定量进餐。
3.有胰腺、胆囊、胃肠疾病的人群患有胰腺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胃炎等疾病的患者,会有胰酶和胆汁分泌不足或活性降低等问题,也可能出现化学性消化不良。这类人群需要在聚会或用餐时引起注意,适量饮食,切忌油腻、辛辣、高脂肪的食物,建议以清淡、易消化及富含营养的饮食为主。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深圳市宝安区医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