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羞羞哒的物品误入直肠怎么办
2018-3-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直肠异物相对于上消化道异物发生率要明显低但比较尴尬。据统计,70%以上的直肠异物与性刺激有关。
当异物失手滑入直肠后,部分患者由于尴尬而尝试医院,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如穿孔或者肠壁损伤,最终需要外科手术处理。
最近我们处理了这么一例直肠异物。
男性,45岁,因“直肠异物6小时”入院。常规左侧屈膝卧位后,进镜约10cm发现一巨大直肠异物,目测长度约20cm,直径约3cm。
相信眼尖的同志已经认了出来,这是一根按摩棒。我们肠镜进入的时候头端已经滑入至乙降交界处,所幸时间不长且头端光滑,未导致明显肠壁损伤。
由于异物较大,取出面临不少的困难,而且一旦无法取出,患者面临的是外科手术,无论费用还是创伤完全不同,虽然这个行为比较尴尬,但站在医务人员的角度上毫无疑问的需要一视同仁、尽可能的减少创伤。
我们使用圈套器套住异物,但一方面肠腔内剩余操作空间不大另一方面该异物使用前可能涂了润滑油,因此圈套器很容易滑脱。如套住尾部较多虽然不易滑脱,但由于取出时面临部分转角和黏膜皱襞的遮挡,极易引起肠道黏膜的撕裂甚至穿孔。
反复尝试后,我们终于用圈套器将异物的尾部成功的固定住,又保证了圈套器外露出的部分不至于影响操作。当异物到达直肠第一个Houston瓣时,皱襞将异物大部分遮挡住,而异物体部正好位于直乙交界处,位置相对固定,往外拉时阻力较大,因此直接取出容易将肠黏膜撕裂。
这个时候我们将双人操作改为单人操作,护士固定圈套器,并将异物尾端尽可能贴紧透明帽,随后慢慢改变角度往外拉镜成功通过该处到达肛门。肛门口充分润滑后,嘱患者用力做排便动作后顺利将异物取出。再次进镜后未见明显黏膜损伤。
性器具滑入直肠尽管较少,但仍有报道。在排除肠道穿孔或者明显损伤并评估异物的大小、取出难易程度后,内镜下取出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对于这例患者,我们的治疗体会如下:
1.尽管患者的心理或取向可能并不健全,但发生这种情况,可能医院。作为医务人员需要冷静对待,过于夸张或极其八卦的追问隐私可能导致患者更严重的心理创伤。对于这例患者,无论我们医护还是患者自己都表现的非常冷静,操作过程配合良好,和其他的内镜操作无明显差别。
2.这种患者是否需要肠镜前肠道准备。该例患者未行肠道准备,但进镜后发现肠道较清洁,可能与其使用器具前或事后自行灌肠排便有关,由于隐私关系我们未做进一步询问。
3.透明帽在异物取出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固定异物前端,尽管该异物较大,无法进入透明帽,但这样操作能减少损伤。
4.对于巨大异物,单人肠镜操作可能更为合适,因为操作者可以根据阻力、位置调整自己的力量、角度。
5.操作过程切忌暴力、急躁操作,需要耐心、细致的调整,特别是异物难易通过黏膜皱襞时,否则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必要时需要配合体外压迫。
6.器械的使用方面,圈套器为首选,如圈套器无效时也可以尝试扩肛后使用鸭嘴钳直接夹出。
7.直径较大的异物很难从肛门口取出,扩肛后能帮助异物取出,而患者的配合也重要,让患者做排便动作有助于腹压升高和肛门括约肌的松弛。所幸的是,该患者在充分润滑和动作配合后顺利取出,这可能与其括约肌张力并不高有关。
最后也要提醒下万一出现巨大、尖锐异物不慎进入直肠时需及时就医,尝试自行取出或者讳疾忌医可能更严重的后果。
六大优势
①无痛苦
麻醉后进行,患者在检查、治疗过程中无任何痛苦。
②创伤小
管身更纤细柔软,对消化道造成的伤害更小。
③更精确
图像更清晰,可明确诊断微小病变甚至黏膜层的病变。
④时间短
排除检查前的预备时间,几分钟内即可完成检查。
⑤安全可靠
资深胃肠科专家亲自操作,避免误诊误治。
⑥诊疗一体
镜下可对病变部位直接给药,可控性强,起效快,效果佳。
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