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饭后散步真的会造成胃下垂吗
2018-1-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可是老祖宗们传下来的智慧啊!可是近年来,又出现了“要想活到九十九,请你饭后不要走”的说法,还有人会认为饭后散步会导致胃下垂的发生。
那么吃了饭后到底应该不应该走呢?
”饭后不能立刻走!
从消化道的生理功能来说,饭后胃肠道正处于充盈状态,这时必须保证胃肠道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以进行初步消化。
饭后适当休息一下,可保证胃肠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量,更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及营养的吸收。
神经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有些人的“吃饱”,不过是胃感觉到了胀满,而营养却没有吸收进体内,身体仍处于“饥饿”状态。
在短短十几分钟的进餐过程中,吃进去的食物根本来不及消化,就更不用谈吸收啦。这个时候匆忙起身而走,势必会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运动系统去,这样就延缓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坏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走了,会怎样?
如饭后立即散步,则血液分布在肢体活动部位,致使消化道供血量减少,除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外,久而久之,就会引发慢性胃肠疾病,或者加重消化道溃疡。
此外,饭后胃部处于充盈状态,即使是很轻微的运动也会使胃受到震动,增加胃肠负担,如果运动幅度较大甚至可能导致胃下垂。
还有,对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人来说,饭后大量血液集中到消化道,大脑供血相对减少,易出现轻微的缺血,可导致头昏、乏力、眩晕、肢体麻木,有昏昏欲睡的感觉,此时散步更易出意外。
我们应该咋办呢?
只是饭后最好还是休息一下,比如静坐30分钟再活动;散步以速度适中,不觉得疲劳为宜,如先慢慢溜达一会儿,然后再加快节奏,否则脏器会承受不了运动的压力。
散步十分适合平时活动较少,尤其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也适合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
这些人如果能散步30-60分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也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但至少应在饭后过30分钟才开始“百步走”。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