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冬至闽南人过冬至有那么多讲究

2017-10-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卖汤圆小红星歌唱组合-单曲-卖汤圆

  12月22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自冬至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即人们常说的“进九”。

  在福建的闽南地区,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每到这一天,福建不少地区的民众都要搓冬至丸子,并举行声势浩大的祭祖行动。在泉州等地,冬至这一天还是除清明节以外,一年中另一个扫墓上坟的大日子。

那么,闽南人冬至都有哪些习俗呢?

吃汤圆

  闽南有句谚语:“未冬节着要搓圆,无讲是冬节。”讲的就是闽南人,冬至这一日都要吃汤圆的习俗。而以前大人们就常说“吃了冬至丸多一岁”,则是过了冬至节,吃了冬至的汤圆,人的岁数就增加了一岁。也就是说,早年的闽南人,是把冬至而非过年,当做新一年的开始的。

  所谓的冬至丸子,又称“米圆”,其实就是糯米做成的丸子。老百姓将糯米送到豆腐作坊去磨成浆,再拎回家沥干水分,便成了粘稠的糯米粉。将它搓成丸子的形状下锅煮熟,冬至丸子便大功告成了。

祭祖

  出门在外的人,无论如何这一天注定要回家过节谒祖的!老人们常说这么一句俗话:冬至不回无祖公,春节不返无某囝(“某囝”闽南话即“妻”与“子”)!

  祭敬先祖,一般是中午,供品用荤素五味和美味佳肴,如“三牲”、“五斋”、“六果”,鸡鸭鱼肉,“炊龟做粿”(糕点包子之类的),焚香点烛,烧金(纸钱,也称冥币)燃炮(鞭炮),仪式如同除夕的家祭。对闽南人来说,冬至与清明、中元节、除夕一样,是四大祭祖节日。所以闽南的冬至,不能说“冬至快乐”,就这跟祭祖的习俗有关。

拜床母

  冬至这天除了祭祖,家有婴孩的女人们,还要记得拜床母,祈求孩子晚上不哭不闹,睡个好觉。大人要准备荤素五味和美味佳肴,是要红色的汤圆,就焚香点烛,烧纸钱,甚至放鞭炮。拜床母也要有冬至圆上供。

做鸡母狗仔

  即在做冬至丸的时候,用做丸的米料捏成一些小巧玲珑的动物和金锭银宝等,动物的眼睛来自田野里狗尾巴草的草籽,所以动物们煞是生动。做什么动物,往往取决于家里各个人的生肖或家里畜养的动物。冬至时节,已进入农闲,当人们在盘点一年收获之时,也难免要犒劳一下那些动物。

闽南冬至农谚

吃冬节,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

意思是说冬至后,可以“猫冬”;清明节后,接着干活

干冬节,湿节兜;湿冬节,干年兜

冬至时分不下雨,春节期间肯定有雨

冬至百日六清明

冬至天后是清明,提醒人们不忘备耕

冬至如何进补?

  有道是“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冬至前后是进补养生的重要时期,不仅能调养身体,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冬至进补,药补不如食补。在冬季如果能恰当选择既美味,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无疑会让大家接受。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

  但要注意的是,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可适当进补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薏苡仁、赤小豆、大枣、燕窝、银耳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

  同时,寒冷也影响人的泌尿系统,在多吃蔬菜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动物内脏、鱼、蛋类食品。

进补时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食疗方进补,总的原则是气虚时需益气、血虚时要补血、阴虚时要滋阴、阳虚时要壮阳。针对有偏虚情况的,推荐几道家庭药膳给大家。海参香菇羹阴虚者用料:水发海参90克,冬笋片15克,水发香菇5克,盐、猪油、鸡汤、料酒、味精、胡椒粉、葱、姜皆适量制法:猪油烧熟,煸炒作料、葱、姜,加入鸡汤,捞掉葱姜,倒入海参、冬笋、香菇、调料,煮沸勾芡,撒上胡椒粉即可。功效:滋阴润燥当归生姜羊肉汤阳虚者用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克制法:生姜、当归浸软,切片备用。羊肉剔去筋膜,放入开水锅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片备用。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加清水、料酒、食盐,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功效:温阳散寒猪肚黄芪汤气虚者用料:猪肚1只,黄芪克,陈皮30克制法:将猪肚去脂膜,洗净;黄芪、陈皮用纱布包好放入猪肚中,麻线扎紧;加水文火炖至猪肚熟,再加适量调味品;趁热食肚饮汤。

功效:适合为胃下垂患者食用

归芪鸡汤血虚者用料:当归1钱,黄芪2钱,乌鸡1只制法:乌鸡洗净、切块后放入水中大火煮开,放入黄芪,和鸡一起炖至7分熟,再放入当归,煮约5分钟,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通顺气血,对女性能够调和月经,经期喝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促进乳腺分泌健全,达到丰胸的目的。

来源:海西晨报、网络整合

编辑:洪珊珊

厦门日报社







































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陕西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zlff/7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