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针灸治疗胃下垂

2017-8-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胃下垂是指胃全部下降至不正常的位置,严重者垂入盆腔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多由腹壁紧张度变化、腹壁脂肪缺乏或肌肉松弛、腹压减低引起。主要症状是腹胀,食后加重,平卧减轻,恶心,嗳气,胃痛(无周期性与规律性),有时伴有便秘腹泻交替出现。下垂的胃排空缓慢出现明显的潴留,常导致食物发酵和继发性胃炎。本病中属于中医学“腹胀”、“胃下”、“虚损”的范畴。

取穴:胃上(脐上2寸,下脘穴旁开4寸)、关元、气海、足三里。针刺胃上穴时,宜采用26号5寸长针,透过肌层,针尖向气海或关元穴。如胃下垂不到6厘米者,取气海;超过6厘米者,取关元。在二穴针后再作托胃手法,用右手虎口托住胃底部,用力缓缓向上推移,反复多次,以助胃上提。腹胀者加天枢、上巨虚;胃痛者加梁门、足三里;久病体虚加三阴交、脾俞、胃俞。隔日针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患者平卧位,用23厘米28号~30号毫针自巨阙穴处沿皮下透刺,至脐左压痛点或结节处。如无压痛点或结节,则至肓俞穴处,得气后留针40分钟。

艾柱灸(非化脓灸):灸百会5~9壮,灸足三里3~7壮,灸中脘3~5壮,灸关元或气海3~5壮,灸天枢3~5壮。

艾条温和灸:灸百会15分钟,灸中脘10~15分钟,灸足三里10~15分钟,灸脾俞或胃俞5~10分钟,灸气海或关元5~10分钟。

温针灸:灸足三里1~3壮,灸脾俞或胃俞1~3壮,灸中脘1~3壮,灸百会1~3壮,灸三焦俞1~3壮。

取脾、胃、肺、交感、腹、三焦。每次选3~5穴,常规消毒后,用毫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一个疗程。

取百会、中脘。将五倍子2克研为细末,并与蓖麻子9.8克混合捣成泥糊,制成直径3厘米、厚1厘米、重约10克的药饼,此为成人1次量。将百会处头发剃去药饼大小1块,将药饼紧贴于穴上,外用约9平方厘米的方形塑料膜覆盖,并用直径3厘米的硬纸圈套上,再用纱布绷带扎好,每日早、中进行热慰,每次15分钟,以温热不烫为度。2日换1次,连续6次为一个疗程。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资讯网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的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zlff/62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