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的耳穴治疗

2017-5-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胃下垂的耳穴治疗

简介

胃下垂是由于膈肌悬力不足,支撑内脏器官韧带松弛,或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导致站立时胃大弯抵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联线以下。常伴有十二指肠球部位置的改变。

症状表现

1.腹胀及上腹不适:患者多会感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

2.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饭后发生,进食量越大,疼痛时间越长。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一般都会使疼痛加剧。

3.恶心、呕吐: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体现。

4.便秘:便秘多为顽固性,主要原因可能因同时又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导致排便过程缓慢。

5.精神症状:因患者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使患者精神负担过重,常会出现失眠、头痛、头昏、迟钝、忧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还可有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症状。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此病主要是由于长期饮食失节,或七情内伤,或劳伤过度,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脾胃为生化之源,中气之本,主肌肉而司运化,若脾胃损伤,至肌肉不坚,脾虚气陷,升举无力,脾气下陷,清阳不升,则头晕神疲、少言懒语、腹胀便溏;肝胃不和,升降失常,则胃脘痞满,食入难化,嗳气作呕;脾失健运,津不上承,胃阴不足,则口干舌燥等。

治疗

zhiliao

主穴:胃脾交感神门

配穴:肝皮质下小肠

取穴原则:以脾、沉穴、虚穴为治疗胃下垂的主要穴位。

1.取脾、虚穴健脾益气,强体充饥,以治疗脾气虚弱,面色萎黄,神疲肢软,食少腹痛等症;

2.取胃穴行气消食,以治疗脘腹胀满,食后尤甚等症;

3.取皮质下、沉穴升阳强体,益气止痛,以治疗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语声低弱,身乏无力,便秘难解等症。

????

预防保健:

1.切勿暴饮暴食宜少吃多餐,细嚼慢咽,戒烟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宜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对体瘦者,应增加营养。

2.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特别是进食后。餐前散步餐后卧是治疗胃下垂最好的方式。

3.保持乐观情绪,勿暴怒,勿郁闷。

4.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也可采用简便易学的健身法。

若已患慢性消化性疾病,应积极彻底治疗,以减少该病的发生。

编辑:黄少玉









































专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zlff/5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