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所有疾病都是假象,读完醍醐灌顶

2021-3-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学中医慧生活

中医老苗说

在开始今天的推文前,告诉大家一个福利:由我创办的中医学习的享泰极公益学堂,再次对大家开放。每周二、四、六我会在群里直播中医课程,免费教大家学中医。每次直播结束后,针对讲课内容还会有作业题,全部答对的学员还有礼券相赠。欢迎大家扫码进群。

中医,是人生的一场必修课!我们一起前行。

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 

”天下本无病。但生病时,我们的痛苦实实在在,这时候看「天下无病」这四个字,多少觉得有点虚无缥缈。「我不是看不见症状,或者不了解病人的痛苦,而是强调一点: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病是以某一种方式来提醒你,让你知道你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维模式出问题了。如果你因为受到这位朋友的启发,转身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改变它,这个病就作为客人走了,不会继续留在身体里。」感冒、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所有的病名都只是一个代号,比如这个人叫张三,那个人叫李四。我们很容易被代号困住,忘记去看它背后的实相。比如你受了风寒,这时候是病这位朋友用咳嗽或者流鼻涕的形式来提醒你受了寒,让你知道该采取一些手段把寒气驱赶出去;当你吃了一些不新鲜或者不卫生的食物,这位朋友就以拉肚子的形式提醒你;当你长期睡眠不足,它就以眼睛发红、脾气暴躁来提醒你,把问题的存在表达给你。如果没有疾病的提醒,我们也许就对身体的各种超负荷和不平衡无知无觉,一直随波逐流让生活腐化下去。“

「病不是敌人,是善意的提醒。」

”我们应该感谢疾病,而不是痛恨它。有的人,因为从小身体不好,才去学习了太极拳,后来成为太极拳高手,身心的状态都获得提升。对于他来说,身体不好这件事反而成了他人生中的助力和善缘。有的人每天晚上出去唱歌,喝酒,参加各种聚会、饭局,然后来找医生看病,说「我失眠了,给我开点药调理吧。」表面看来,他在积极地求医问药、解决问题,但其实,不论是求助于中医还是西医,都是治标不治本。因为他的潜台词是:「你来帮我搞定失眠这个问题吧,搞定了我才能继续有精神参加party啊。」他丝毫没有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出了问题,也没有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愿望。这种情况下,医生即使有心也无力,孤掌难鸣。只有病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偏差,再加上医生的帮助,医生和病人完美地配合,才会让一些现象发生改变。这才是疾病作为一个信使存在的意义。“

有时,你不需要医生

”有个人去看病,说他眼睛发胀、视力模糊,已经一周了。医生问他,是不是这一周用电脑、手机太多了?他才发现,最近一周确实用眼过度了。这时候他根本不需要找医生,尽量不用电脑、手机,休息一两天就能恢复了。而不是去找医生治疗,治好之后继续不知疲倦地看手机、玩游戏。有个病人最近一周工作压力特别大,晚上应酬也多,经常喝酒,血压很快升高。这种情况,其实也不需要治疗,他的血压升高是因为他身体的频率与他最近的生活节奏不和谐不平衡。只要改变这种生活方式,改变这种不和谐,血压就会降下来,不必找医生的。「大多数高血压或者高血糖之类的病,都是生活方式方面的病。改变生活方式之后,这些问题都可以慢慢消失。」如同大自然有风霜雨雪,人的身体有疾病也是自然现象,无需恐惧。「病都只是一种现象,一定不要恐惧这些现象,我们可以透过现象去找背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个现象、这个问题出现了?怎么去改变它?医生是一个助手,不是一个决定者。最大的医生是自己的身体,如果身体已经没有了修复能力,医生是无能为力的。」疾病绝对不是坏事。我们会酸痛,会失眠……都是不同的症状,有着不同的原因。我们去找到这个原因,比直接去消除这个症状,要重要得多。希望大家不要把所有治病的责任都推给医生,而是跟医生一起商量,怎么找到问题的根源,怎么改变自己不良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A心智模式在我的理念里,中医首先是一个心智模式,就是你怎么看待这个宇宙,这个世界,怎么看待人生。当你的心智模式改变,心态就发生很大的改变,很多精神、思想方面的病就不见了。B生活方式第二是生活方式,大部分形体方面的病都是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C医疗模式第三个是医疗模式,属于扶偏救弊,亡羊补牢,是为了补充前两者的不足而存在的。如果有良好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作为基础,医疗模式就变得很轻松。但现在医疗模式被过于强调,医院过于依赖,这是非常不正常、不健康的。现在很多病都是越治越多,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现在的病人比十年前多了多少倍。越治越多,一方面是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医疗模式出了问题。“

什么叫做养生?

”就是让身体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至于具体的方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没有一套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季节、时辰,根据南北不同的地域,尽量与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相和谐地生活,那样就很好了。「人最终是靠自己的生机和活力生活在宇宙大空间之中。」医生的作用,其实犹如驱散阴影的阳光,精神上引导患者往最阳光、最温暖、最能安心的状态走,形体上引导他气血的运行、肢体的位置回到和谐状态,帮助患者恢复自愈的本能。在一个真正的中医眼里,没有「病」这个概念,有的只是每个人身体内部存在的各种不和谐或者不平衡,医生和患者的努力方向是去调整这些不和谐和不平衡。真正把病治好的,不是对面坐着的那位老中医,不是他用的那根针,不是他的按摩手法,不是我们喝下的那碗汤药,而是我们自己。各种外治手法也好,各种中药汤剂也好,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激发机制,是它激发了人体气机的运行,让身体自我完成治愈修复的过程。人体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所有的医生都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药王孙思邈给所有人看病,首先不是开药,而是看病人这一阶段的生命状态,是意气风发还是失魂落魄,根据不同的状态进行处理;然后再问病人的饮食起居,各种吃喝拉撒睡,看看病人有哪些不良生活习惯,引导他去建立健康的节奏和习惯;如果这两招还没搞定,他就给病人一些食疗的方法,再不行就做按摩导引,再不行就扎针,最后才用汤剂。吃药是最后才使用的手段。疾病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不是单一条件,而是多种条件下产生的。医生治病,其实就是想办法增加条件或者减少条件,那个现象就改变了。“

不恐惧是非常重要的心法

”一个人总是被他的内心打败,而不是外界给他多少伤害。很多癌症病人的病情恶化,是从他得知自己患癌之后。其实,肿瘤从潜伏期到转归期有无数种可能,但有的医生喜欢强调最不好的结果,患者听到之后,他的念头和思维就被这个最坏的可能性紧紧抓住,天天在恐惧之中,有时候,成了心理学所说的所谓「自我实现的预言」。当你相信事情会如你预料的情况发展,你会有意无意地采取加强的措施,最后正是你自己促使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打个比喻:肿瘤,其实相当于房间里的垃圾桶。每个房间都有垃圾桶,暂时储存垃圾。如果一个房间很干净,那是因为有人清洁过、管理过,垃圾桶被及时清空了。肿瘤,就是身体为了保持整洁而设置的垃圾桶。健康人的身体正气很足,能把体内的垃圾及时清理。但是,当正气不足的时候,我们就没有足够的能力把垃圾清除到体外,身体就会自发地把垃圾暂存到肿瘤这个垃圾桶里面,以免垃圾进入血液。所以,面对肿瘤,切除肯定不是最好的态度。谁会认为一个房间里垃圾太多了,最好的方法是扔掉垃圾桶呢?经常有病人切除肿瘤之后发现扩散了,其实这是因为你把垃圾桶扔了,当然房间里就会到处是垃圾。“

如果发现有肿瘤应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怕,不要慌,问问自己:我有什么想不开的结在身体里留下了印记?我有什么没有宣泄的情绪被压在心里?我有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先把心结解开。管理肿块的是阳气,解开心结,节约了阳气,身体就有力量去缩小肿块了。不恐惧是非常重要的心法,相信癌症是自己的朋友,肿瘤的出现是在提醒自己反观自我,看看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还不自知。肿瘤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垃圾桶,没什么可怕,它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产物,不要用激进的、对抗的方式来对待肿瘤。很多时候,不用肿瘤、癌症这些字眼,换一个词,叫它「肿块」。还是指的同一个东西,但是用肿块这个词,负面的心理暗示就没有那么强了,病人也就没有那么多恐惧。「恐则气下」,本来正气就弱,恐慌会进一步降低免疫力。人在恐惧之中,整个人是纠结、紧张的。一定要记住,现代医学经常强调的最坏的结果,只是无数种可能之一。生活方式方面,下面还有三个非常具体的建议:A离开熟悉的人群周围的人不断地嘘寒问暖,有时候会给人温暖的能量,有时候却给人增加了压力。对于一个肿瘤患者,亲友们的过度关心会时常提醒他自己是个重病人,反而强化了心理阴影和负能量。B改变节奏,改变动静阴阳原来忙忙碌碌、四处奔波的,学一学打坐、站桩,让自己静下来;原来特别宅,不爱出门不爱活动的,多出去旅行,接触不同的山水风景、不同的人,把视野打开。C调整作息时间,调整饮食不熬夜,多吃素,让身体内部节律正常、有序。要想长久地拥有健康,我们首先就要建立预防的理念,要对吸烟、酗酒、暴饮暴食、长期熬夜、不重视锻炼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大声说“不”;其次,生病了,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病急乱投医,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和医生沟通,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再次,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病治病科普常识,请务必记住:“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处方是知识。”

大家可以在本文结尾处留言,我的师父中医老苗会为大家答疑解惑哦!

跟着老苗学中医

年,享泰极学堂准备为享泰极会员开设6门中医基础课,包括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诊法和断法、中药入门、方剂所有课程均可以不限时反复听。

领券下单立减元:

中医基础理论课49节的内容如下,课程讲解的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是入门中医最基础的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49节,已全部上架)

1没有检验仪器,中医怎么看病

2中医里讲的阴阳到底是什么?

3从立竿测影绘制太极图看阴阳之间的关系

4中医是如何利用阴阳学说看病的(上)

5中医是如何利用阴阳学说看病的(下)

6五行学说:五行不是用来算命的吗?

7事物的五行归类:为什么冬天和肾都属水

8五行的相生相克:木生火,水克火,肝和心是“母子”关系?

9五行“相乘相侮”:为什么脾有病要治肝?

10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11藏象概述:人体上的皮影戏

12“心”可是五脏当中的首领

13心主血脉的意义:看脸色就知道心是否健康

14心主神:脑只是工具,心才是神明

15心主神的意义:养好心才有好神采

16心在液为汗:出汗也是门学问

17肺的宣发:不是所有的咳嗽都应该喝冰糖雪梨汤

18肺的肃将:大便通了烧就退了

19肺主气:肺是如何完成吐故纳新的?

20人体湿气重不重,与脾的关系最密切

21脾主运化:为啥有人喝凉水也长胖?

22脾主升举:胃下垂的根源在这里

23脾主统血:长时间出血为啥先要补脾?

24肝是大将军,性格很刚烈

25肝主疏泄:经常生气,可能是肝出了问题

26肝促消化:口苦、黄疸是肝开了小差了

27肝调水道:身体的水液代谢也离不开肝

28肝调理生殖:肝不好,生殖系统会亮红灯

29肝主藏血:肝藏血为什么又主疏泄

30肾的概述:人体的发动机

31肾的生理功能:我命由我也由天

32肾与生长发育:怎样才能使肾精亏虚的过程来得慢一些?

33肾阳:肾阳虚的人,身体里冰天雪地

34肾阴:肾阴少了,小弟弟为啥特别容易勃起?

35肾气:肾气虚和肾阳虚不要傻傻分不清

36肾主水:一张人体水液精密代谢图

37肾主纳气:喘证病位在肺,其根在肾

38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39六腑之“七冲门”:消化道的七要塞

40六腑:胆、胃、小肠和大肠都是什么“官职”

41六腑:膀胱和看不见摸不着的三焦

42何为奇恒之府?

43气:“人活一口气”的气到底源自哪里

44人体的“气”究竟有哪些作用?

45人体的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必须分清楚

46血:人体的血从哪里来?

47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都很重要

48津液:就像润滑油,帮助脏腑和气血运动

49气、血、精、津液之间剪不断,且必须捋清楚的关系

经络(28节,已全部上架)

1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人体之中有条河

2带你了解经络——什么是经络,经络系统及其组成

3十二经脉的命名规律

4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5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

6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

7学习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就懂得十二时辰养生法

8带你了解腧穴——分类、命名和作用

9带你了解特定穴——命名、分布和作用

10腧穴定位与按诊选穴

11手太阴肺经——不仅治疗感冒、咳嗽

12手阳明大肠经——肺和皮肤的保护神

13足阳明胃经——人体气血最易汇聚的地方

14足太阴脾经——调理后天之本的经络

15手少阴心经——治疗心脏原发和情志引发的疾病

16手太阳小肠经——分别清浊,化生气血

17足太阳膀胱经——病从此入,也从此出

18足少阴肾经——激活先天之本

19手厥阴心包经——“包”治心脑血管疾病

20手少阳三焦经——人体健康总指挥

21足少阳胆经——缓解你的压力,提高决断能力

22足厥阴肝经——忍辱负重,每天都要化解血液中的毒素

23任脉——阴脉之海

24督脉——阳脉之海

25冲脉,调十二经脉气血;带脉:诸脉皆属于带

26阳跷脉与阴跷脉——主下肢运动,司眼睑开合

27阳维脉与阴维脉——维系联络全身的阳经和阴经

28灸法

病因病机(23节,已全部上架)

1外感病因——不生病的秘密:正气与邪气的较量

2风邪——就是自然界的风吗?

3寒邪——最易伤人阳气

4暑邪——是这样入侵人体的

5湿邪——不是想祛就能祛除

6燥邪——温燥和凉燥需要有针对性调理

7火(热)邪——可不仅仅是引起“上火”这么简单

8疫邪——中医看传染病

9七情内伤——中医认识的心理学

10饮食失宜——饮食方式和健康状况关系密不可分

11劳逸失度——生活太舒服也是致病因素

12水湿痰饮——百病皆由痰作祟

13瘀血——血为什么在身体里流着流着就不畅了呢?

14病机——就是西医称的病理

15基本病机——邪正盛衰

16基本病机——阴阳失调

17基本病机——气血失常

18基本病机——津液代谢失常

19内生“五邪”病机——寒从中生

20内生“五邪”病机——寒从中生

21内生“五邪”病机——湿浊内生

22内生“五邪”病机——津伤化燥

23内生“五邪”病机——火热内生

诊法和断法(24节,已全部上架)

1中医是怎么看病的

2望诊——望神、望色、望形态

3闻诊——声音发生的原理及听声音的内容

4问诊——十问歌

5问诊最应该问什么?

6舌诊——学会看舌质和舌苔

7气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8血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9血瘀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0阴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1阳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2痰湿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3气郁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4脉诊——不切脉就不算是真正的中医

15诊脉方法

16正常脉象与病理脉象

17八纲辨证的八纲是什么?

18八纲辨证之表里辨证

19八纲辨证之寒热辨证

20八纲辨证之虚实辨证

21八纲辨证之阴阳辨证

22外感病辨证之六经辨证

23外感病辨证之卫气营血辨证

24外感病辨证之三焦辨证

中药入门(33节,已全部上架)

1中药治病的原理,药的偏性对应病的偏性

2配伍——中药间的爱恨情仇

3解表药:彪悍的麻黄与柔和的桂枝

4解表药:生姜的传奇

5解表药:柴胡——万能的感冒药

6清热药:黄连是最苦的吗?

7清热药:青蒿——因为治疗疟疾而出名

8泻下药:大黄——泻下药大黄只能在便秘时使用吗?

9祛风湿药:桑寄生——寄生在乔木树上的小灌木

10化湿药:苍术的芳香化湿、苦温燥湿和健脾祛湿

11利水渗湿药: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

12温里药:附子——回阳的第一品药

13温里药:肉桂——引火归元

14行气药:陈皮橘核橘络橘叶橘红都是药

15消食药:鸡内金——小时候妈妈常用来给我们消食健脾

16消食药:山楂——既可以串冰糖葫芦还能用来消食

17驱虫药:南瓜子——产后下乳也很有用

18止血药:三七——伤科第一圣药

19止血药:艾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20活血化瘀药: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21化痰药:必须要炮制的半夏和名贵的川贝

22止咳平喘药:吃杏仁,会像《甄嬛传》中安陵容那样中毒吗?

23安神药:酸枣仁——养心安神方剂中最常用的一味药

24平抑肝阳药:用做首饰的珍珠也可入药

25息风止痉药:牛黄就是牛的胆结石

26开窍药:麝香——雄性麝香囊里的分泌物

27补虚药:虽说人参杀人无过,但也不是想补就补

28补阳药:鹿茸——血肉有情之品,既补肾阳,又益精血

29补血药:阿胶——就只是水煮驴皮吗?

30补阴药:可作观赏植物的石斛和血肉有情之品的龟甲

31收涩药:乌梅——望梅止渴的“梅”就是乌梅

32攻毒杀虫止痒药:硫磺的是与非

33拔毒化腐生肌药:升药——中药里排脓祛腐的专药

方剂(32节,已全部上架)

1方剂配伍有讲究——君臣佐使

2同为外感风寒表证,为啥有人用麻黄汤,有的人用桂枝汤

3辛凉解表剂:银翘散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4败毒散扶正解表,“逆流挽舟”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

5泻下剂:大承气汤治疗阳明腑实证,大便通了,相关问题都顺势解决了

6和解剂: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与调和肠胃的半夏泻心汤

7清热剂:清热剂白虎汤:医圣张仲景创方、张锡纯力荐的清热第一方

8清热剂:实热疮痈症状,用仙方活命饮,这个方子很实用!

9祛暑剂:暑天贪凉中寒邪用香薷散;暑热气津两伤了就要选择清暑益气汤

10温里剂:温里剂:四逆汤——回阳救逆第一方!

11温里剂:阳和汤,治疗阴疽名方;当归四逆汤,手脚冰凉救星

12补益剂:四君子汤——健脾补气第一方

13补血剂:妇科圣药四物汤

14补阴剂:补阴圣药六味地黄丸

15补阳剂:补肾鼻祖肾气丸

16固涩剂:专治五更腹泻的四神丸

17固涩剂:固冲汤——张锡纯的固崩止带名方

18安神剂:甘麦大枣汤,缓解你的焦虑、失眠,还有点爱哭

19开窍剂: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20理气剂:打开郁结的越鞠丸

21理气剂:瓜蒌薤白白酒汤——一个鲜有人知的速效救心丸

22理血剂:血府逐瘀汤,能治疗血瘀气滞引起的好多病

23理血剂:补阳还五汤——王清任创立的益气活血之代表方

24治风剂:川芎茶调散疏散外风;镇肝熄风汤平息内风

25治燥剂:清燥救肺汤轻宣外燥;增液汤滋阴润燥

26祛湿剂:家庭常备的燥湿和胃良药——藿香正气散

27清热祛湿剂:茵陈蒿汤,只有3味药的退黄疸秘方

28利水渗湿剂:五苓散治疗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29祛湿剂:真武汤——功效卓著的温阳利水剂

30祛痰剂:温胆汤理气化痰;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息风

31消食剂:消食和胃名方——保和丸

32驱虫剂:乌梅丸功效多了,可别只记得安蛔止痛

以上6门中医基础课,把初学中医最重要的知识点串连起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者病案,形成中医入门的精彩内容,用1年的时间,帮你建立中医理论架构,概览中医世界。

以上6门中医基础课,你只需要花元购买,就能成为享泰极会员,会员的福利包括有:

1

以上6门中医基础理论课不限时反复学习,持续更新,系统入门中医。

2

享泰极商城的养生好物享受劲爆会员价。

3

享泰极会员推荐非会员购买产品更可获得高额返佣。

4

可申请助教资格,跟我们一起传播中医知识,获得丰厚回报。

领券下单立减元:

课程亮点

1通俗易懂好接受

用很好理解的方法讲中医。中医理论深奥,单纯从字面含义很难学懂。因此,中医老苗会凭借丰富的临床和中医启蒙教学经验,用现代生活的现象,来解释中医的原理、人体的规律、疾病的特点。让阴阳、五行不再生僻难懂、脏腑气血也变得真切可知。

2学以致用是目标

了解人体,知道健康生活。比如学会诊断方法,就能了解疾病规律,避免恐慌。学习方药,才能初步会用中成药。通过中医基础系列课程的学习,其目标就是,身体健康时,用中医告诉我们的生活智慧预防疾病;若自己和亲朋好友再遇到一些小毛病,自己可以应对。

订阅须知1享泰极会员课为大熊跟随中医老苗学中医的学习笔记,加上中医老苗的精彩解读(音频课程)组成。为了方便学员掌握要点,还附加了每次课程的知识要点。

2本课程购买后长期有效。

3适合谁听

*喜欢中医养生,却难以分辨干货和广告的你;

*平日健康小毛病想自己搞定,为家人健康当好参谋的你;

*事情特别多,情绪烦躁,对健康焦虑的你;

*喜欢中医,想系统学习又想轻松学习的你;

*想在中医养生行业创业,施展拳脚的你。

4本课程属于虚拟服务内容,一经订阅成功,不支持退款或转让,请您理解。

5如果有任何问题,可添加"丸子

享泰极助教"客服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即可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zlff/11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