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百步走,究竟能不能活到九十九
2019-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当各种计步软件横空出世后,向来懒于运动的我们开始元气满满地加入运动大军的行列。于是,散步这项生活中最简便易行的健身运动也被无数人爱上,虽然它的运动量不大,但效果着实不错。连世界卫生组织都将走路归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因此,走路的好处小V就请小伙伴们自己动动爪子去网上看看相关资料。
不过,有件事倒是让很多小伙伴们纠结:饭后百步走到底好不好呢?有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又有人说,“要活九十九,饭后不要走”。两边说法所提供的理由听起来似乎都挺有道理的。而在网上,还流传着饭后散步会导致胃下垂的说法……小V瞬间感觉饭后散步好危险的样子。
(图片来源网络)
有韧带支撑的胃,不怕不怕
那么,饭后散步究竟有木有“可怕”到会造成胃下垂呢?我们就发扬一下怀疑精神,先来说说我们的胃到底是怎样的?
首先,你得知道容纳各种美食的胃,它究竟身处何处?
通常,空腹时胃在人体腹腔内的上腹部偏左,小部分在中腹部。饱餐后,由于胃的延展性良好,可下降至肚脐左右。当胃排空后,会在膈肌、悬吊和固定内脏器官的韧带作用下回到正常位置。但如果膈肌悬力不足、悬吊和支撑内脏器官的韧带发生松弛,不足以支持胃部处在正常位置时,那么就会发生胃下垂。
胃下垂的主要症状:进食后出现腹部饱胀不适、食物不易消化排空、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
哪些人容易出现胃下垂?
特别消瘦者和岁数较大者容易出现胃下垂。
(图片来源网络)
体型消瘦者膈肌松弛度较正常体型人大,从而导致悬吊胃部的韧带松弛,导致胃下垂。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久卧少动者,通常是腹肌张力下降,膈肌的悬吊力不足和胃肝韧带松弛为主。
饭后散步会引起胃下垂吗?
一般来说,不会。支撑胃部的韧带能维持一定范围的张力,不会因为晃动几下就松弛了。不过,如果一顿饭吃得太饱,散步时步速太快,又长期如此,可能会引起胃下垂。
至于饭后散步不舒服很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因为饭后食物在胃肠里需要血液供应才能发挥消化吸收的功能,此时散步的话,血液会更多地供应在腿部,胃部供血相对就不足了,所以胃的蠕动消化功能就差了,我们才会觉得腹胀不舒服。
饭后散步有益处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他以自身实践活到岁。在《千金翼方》中他指出:“平日点心饭后,出门庭行五六十步,中食后,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紧接着又说:“食毕行步,踟蹰则长生”。
(图片来源网络)
上面这段话我们需要注意:“饭后”应当是在进食完20-30分钟以后,并非指饭后立即缓步散步。同时注意“食饱不得急行”。饭后百步并不适宜急行,而是缓行。
另外,“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人,它适合平时活动较少,尤其是长时间伏案工作者,也适合于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者。部分人群是不宜饭后百步的,如胃下垂者、冠心病患者等。
好了,我们已经了解了饭后散步是不会引起胃下垂的,但须注意是在饭后半小时才能开始缓慢散步。我们不是经常觉得饭后就开始犯困吗?那是因为血液集中在胃部,以便胃部开工,所以我们就不要跟它抢着干活了,饭后休息半小时,以利于胃部高效地进行它自己的职责,这样也益于我们的健康哦。
好人生版权所有,欢迎转发及转载,但请注明文章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不得删除“好人生”的版权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