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不断的补中益气汤,关键在于这两个点

2020-5-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补中益气汤既是临床最常用方剂之一,又是争议不断的方剂之一。

方证中的发热问题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中热论》谓其发热系“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内外伤辨惑论》中又有“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上乘土位”等,从元气到肾,从而上升到阴火,但又用功能升阳的柴胡、升阳以助火,令人十分不解。

方证中的头痛问题

头痛不仅为多发病,而且病因十分繁多。结合实证,从执简驭繁的角度看,笔者认为:本方证的核心在于抓住气虚主证,其机制总属脾为肺之母,且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一虚,则气血虚损而发热。但具有热势不炽、少有高热的特点;又气虚使清阳之气不升,清窍失养则头痛。但头痛非胀痛、刺痛之类,而呈绵绵作痛之势。

方剂学大家王绵之教授认为此类头痛多晨起前喜发,起后稍事活动则有所减轻,紧接着又会反复。原因在于卧时阳气安静,起后稍动时,已虚之阳气轻微来复,使诸阳之会的头部暂得充养,故痛缓,但劳则气耗,故又反复。因此,不唯发热和头痛,其余血液失固、脏器脱垂等,其根源皆在气虚。而李东垣则已认识到阴火的存在,虽用升、柴,但用量皆轻,意在升举引药达病所,无助火之弊。

本文摘自《六经方证观心鉴》。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六经方证观心鉴》,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本书编写所遴选的方剂,以经典经方和名老中医的传世验方为主,均经过作者的临床实证和思考。关于寒、温、时、验诸方的六经病位,主要依据主治疾病的病因病机,结合方证的整体功能、药证的特殊证治方向、各药在方中的主次地位等来分类,同时还参照传统约定俗成等综合进行划归。验案解构部分以《伤寒》六经方证观思维去辨析、解构经方、温病方、时验方的临床运用,观点新颖,贴近实际,文字流畅,内容可读性强,间有作者临证中所思所得锦言片语,相信能够引起业者的思考与共鸣。本书适合中医专业人士及爱好和学习中医者阅读参考。

END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六经方证观心鉴》,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

●疑心病新解——疑难病多为心病?

●看舌辨病,《舌诊十讲》上架了!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yfys/9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