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一穴,调节脾虚,胃下垂,子宫下垂

2020-10-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

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与你说晚安

网友提问:

冯名雨老师,我最近在调理过程中经常遇到有拿着检查单咨询胃下垂或者子宫下垂的患者,请问此类问题应该如何调理呢?

1

为何下垂

1.就以胃下垂为例,我刚出生的时候,胃在人体的某一个固定的位置,这个固定的作用,我可以称之为“气的固涩作用”

2.如果有一天,我们人体之中气的固涩能力下降,胃就会偏移到之前固定位置的下方,因为偏离的方向在下方,所以我们称之为胃下垂

3.同理,如果女性子宫所在的位置,相较于正常的情况,向下偏移了,自然称之为“子宫下垂”。

2

气从何来

1.对于此类问题,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中气,中气从何而来?

2.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物的消化转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我们称之为脾胃之气。

3.有的时候,也仅指脾主升清的功能。脾胃功能产生中气,中气又支持脾胃之气。

4.中气充足,即脾胃功能健旺;中气不足,即脾胃功能虚弱,运化失常。5.可见面色萎黄,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气短乏力,便溏。严重者,因中气不足,升举无力,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小儿囟陷等,称中气下陷。

3

食疗调节

1.参芪术茶组成:

党参5克,黄芪5克,白术3克,怀山药3克,升麻3克,花茶5克,冲泡之后代茶饮用即可

2.用法:

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ml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2.党参、黄芪、白术都是健脾益气的,补益中气。升麻呢,能往上提气。一补一提,咱们的中气不就稳固了吗?

4

穴位调节

1.首先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为胃经合穴,中医认为“合治内腑”;中脘为胃之募穴,“募治本脏”,可以调节胃的病症。两穴合用可起到健运牌胃、补益中气的功效

2.其次艾灸:气海穴+关元穴

关元、气海为元气之根,故可固本培元,补元气,升阳举陷

3.最后艾灸,我们选择局部穴位,比如胃下垂的,我们选择梁门穴,天枢穴。如果是子宫下垂的话,我们选择命门穴,八髎穴等

5

穴位参考

1.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2.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3.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4.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END·

冯名雨艾灸冯老师私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跳转到冯名雨淘宝商城

1、如需转载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2、文章由冯名雨艾灸整理,参考《不知医必要》以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jczd/101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