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半的胃癌患者在中国,山东,江苏等
2019-3-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研究显示,全球每年新发胃癌有40%以上发生在中国,而且85%以上的胃癌患者被确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其五年生存率迅速降到20%以下。
如此可怕的数据提醒我们,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大量实验即临床显示,胃癌多与这9种因素有关:
01
环境因素
胃癌在世界性地理分布有明显差异。在同一国家不同地区,胃癌分布也有很大不同。移民的后代胃癌发生率明显下降。
某些环境因素,火山岩地带,高泥炭土壤,水土含硝酸盐过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调,化学物污染水源和粮食,直接或间接参与胃癌的发生。
调查表明,与胃癌低发区比较,高发区水中Ca2+/SO42-比值小,而镍、砷和钴含量高。高发区,人体对硒的摄入量也明显低于低发区。
某些胃癌高发区多用化肥农药等,特别是含硝酸盐及硝酸盐类化肥,造成了当地居民饮用水及粮食中亚硝酸盐含量高于胃癌低发区。
我国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高于南方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山东、内蒙、青藏高原地区、太行山脉地区(位于山西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个省、市地区)、福建和江苏、浙江等地。
因此,改善高发区水质,尽量减少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污染,对预防胃癌有重大作用。
02
饮食因素
胃癌高发区与当地环境不良有关外,还与当地居民不良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长期食用腌酸菜、咸菜、咸鱼、咸肉等盐渍食物容易诱发胃癌,这类食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进一步可转变成具有极强致癌性的亚硝胺和亚硝酰胺类物质。
烟熏烤食物,制作过程中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污化合物,其中很多都具有强弱不同的致癌性。
环境潮湿食物易发霉,真菌毒素污染为强致癌物质。
因此,低钠饮食,拒绝腌制、烟熏、烤、霉变食物,而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有助于预防胃癌,因为新鲜蔬菜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A、E或酚类,具有抗癌性、抑制胃肠道肿瘤的作。富含维生素的饮食的有益作用似乎在早期叶酸和硒缺乏的情况下特别明显。
03
幽门螺杆菌感染
早在年,幽门螺旋杆菌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致癌物。
国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50%以上,其与许多胃病有关,虽然大部分人感染后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可促使胃粘膜发生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亚硝胺而致癌,其毒性产物CagA、VacA更具有促癌作用,幽门螺杆菌引起胃粘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胃粘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而致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已被多项研究证实是肠型胃癌(绝大多数胃癌是肠型胃癌)发生的必要条件,当然不是唯一条件,也就是说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胃癌的可能性很小。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较非感染者胃癌发病率增高4~8倍;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39%的胃癌发病率。
因此,单从预防胃癌角度出发,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都要及早予以根除,尤其在胃粘膜萎缩、肠化之前根除,防止胃癌的价值更大。
04
癌前病变
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胃息肉等,这些都是“胃癌前疾病”,在发病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又称为上皮内瘤变),进一步有演变为癌可能。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称为“胃癌前病变”,就是容易发生癌变的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改变,其是从良性上皮组织转变成胃癌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尤其是异型增生是胃癌的前一步,根据细胞的异型程度,分为轻、中、重度,重度异型增生与分化较好的早期胃癌有时很难区分。
10年癌变率:轻度异型增生2.5%~11%,中度异型增生14%~35%,重度异型增生10%~83%。
因此,对胃癌前疾病要及时治疗、正规治疗,以防恶化;对胃癌前病变,更要足够重视,密切随访;对中重度异型增生及时进行内镜下治疗,以防进一步恶变。
国内指南指出:
1)不伴有肠化和上皮内瘤变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可酌情进行内镜和病理随访。
2)中、重度萎缩或伴有肠化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应1年左右随访一次。
3)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每6个月左右随访一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需立即复查胃镜和病理,证实后行内镜下胃粘膜剥离术或外科手术治疗。
多项研究报道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有改善作用,对防止胃癌有积极意义。
05
吸烟酗酒
烟草中所含尼古丁可直接刺激胃粘膜,诱发胃炎、胃溃疡形成,并延缓其愈合,进一步导致恶变。并且烟草和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促癌物质,如苯并芘、二甲基亚硝胺、酚类化合物等。
研究发现,与非吸烟者相比,男性吸烟者患胃癌风险增加了60%,女性吸烟者增加了20%;与偶尔吸烟者相比,吸烟量较高(每天吸烟量20支)的吸烟者患胃癌的风险较高。
酒精可直接损伤胃粘膜,破坏胃粘膜屏障,促进胃酸分泌,诱发胃炎、胃溃疡。胃粘膜慢性损伤诱发胃癌的发生。也有文献报告了酗酒与贲门癌也相关。
因此,戒烟戒酒对预防胃癌也很重要,尤其原有胃病的患者更应戒烟戒酒,这对治疗胃病、防止复发很重要!
06
遗传因素
胃癌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不仅与共同的生活习惯有关,也与遗传因素有关。胃癌家族中可能存在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转移相关基因等多种形式的基因改变。
有研究表明,与胃癌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4倍。也有研究发现,A型血较其它血型胃癌发病率高。
因此,直系亲属中有恶性肿瘤病史,尤其有胃癌家族者,更应重视对胃癌的预防,定期胃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07
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也是诱发胃癌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精神过度刺激、好生闷气者易发生胃癌,这可能与降低自身免疫功能有关。
调查显示,压抑、忧愁、思念、孤独、抑郁、憎恨、厌恶、自卑、自责、罪恶感、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崩溃、生闷气、压力过大等会使胃癌危险性明显升高。而开朗、乐观、活泼者危险性最低。
因此,保持心情愉快、减少压力,对防止胃癌也很重要。
08
职业因素
胃癌发生也与其职业有关,比如长期暴露于硫酸尘雾、铅、石棉、除草剂及金属行业工人,胃癌风险明显增大。长期接触放射线、放射性物质的特殊人员胃癌风险也较大。
对高危职业者,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09
EB病毒感染
EB病毒是引起鼻咽癌及淋巴瘤等恶性疾病的主要致病源,目前认为也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有证据表明,EB病毒在胃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有时在癌前病变中也可以发现EB病毒感染。10%的胃癌细胞中可以发现EB病毒,而且这10%的EB病毒相关胃癌的基因突变模式与其他EB病毒阴性胃癌不同。
但最近有学者研究发现,EB病毒并不是胃癌的直接致癌因素,而是由于其他的基因组变异使得EB病毒得以进入恶性细胞。
胃镜检查是发现胃癌前病变和胃癌最敏感和特异性的检查方法,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地区,国内推荐:40以上无症状人群应定期胃镜筛查;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5岁以上即使无症状也应胃镜筛查。对胃粘膜异型增生,必须密切胃镜随访,及时胃镜下治疗是防止发展为胃癌的最后关键一步。
一旦饭后出现3种迹象,十有八九是胃癌,医院检查一下!
表现一:饭后腹胀
上腹部不适,是胃癌最常见的初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进食后有饱胀感,甚至在只吃了少量的食物后,你也会感到异常的饱。
经常反复发作,但持续时间并不长,症状也不是很剧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消化不良或胃炎,因此被忽视。
表现二:饭后黑便
食物在经过消化吸收后,排出体外,我们可以通过便便的颜色来判断病情。
一般来讲,长期出现黑便,往往提示肿瘤已经发生,胃癌也是如此。
因为胃癌会导致消化道或者小肠出血,由于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就会使患者粪便呈现黑色。
表现三:饭后恶心呕吐
进食以后,除了会出现上面所讲的腹胀以外,胃部有问题的人,通常还会伴随着恶心、呕吐、或者呕血这些症状。
如果在肚脐上或者心口的地方可以摸到硬块,那么很有可能是患了胃癌。
医生直言:这4类人群,需要做胃镜检查!
1、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男性)
如果在近期内,出现包括上腹疼痛、腹胀等上腹部症状者,或者原有的上腹部症状程度、性质和规律发生变化,要注意及时就诊,进行胃镜检查。
2、近亲有胃病人群
自己的亲戚家属中,有人患有胃癌的话,如果发现有上腹不适者,更应该及时就诊。
3、有不良生活习惯人群
包括长期吸烟、饮酒、饮食无度者,也应该重视胃镜检查。
4、常拉黑便人群
如果长期出现黑便,要检查是否患有无痛性胃溃疡,早发现、早治疗可避免癌变。
养胃谨记:多喝二水,多吃二黄,常按二处,记住2个字
多喝二水:
1、红枣茶
红枣含有丰富的钙、磷、铁,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健脾胃、补气血的功效,同时,对缺铁性贫血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胃不好的人,平时可以将红枣切碎,加入姜和盐用大火煮开后,放入红糖。这样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尤其适合女性食用。
2、蒲公英黑苦荞茶
蒲公英入胃经,有很好的养胃效果,可以清胃热、消胃炎,治胃痛,对幽门螺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古医书中就有记载,蒲公英对胃病有效,清代《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这样写道:“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
而现代研究发现,它既能杀灭抑制幽门螺杆菌,又能修补胃黏膜的损伤。经常食用蒲公英,可以改善胃炎、胃溃疡。
《本草纲木》记载,黑苦荞,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血滞,脾积泄泻。
黑苦荞,能消积,有益气力、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
其与蒲公英搭配,制成蒲公英黑苦荞茶,对于养胃、消积、胃脘痛,有很好的效果。
多吃二黄:
1、黄小米
小米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2、烟酸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有健脾和中、清虚热的功效。
在古代,小米被称为“粟”,属于一种谷类植物,对身体具有诸多保健功效。
2、南瓜
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
能补中益气、消炎杀菌、止痛,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的人群。
另外,南瓜中富含维生素A,可保护胃粘膜,避免胃进一步受损、加速胃粘膜的修复。
常按二处:
1、揉腹
经常揉腹,有利于改善便秘,对防治胃部疾病、疏脉经络有很大的作用。
睡前也可揉腹,这样更有助于消化,还能促进睡眠,有利于身体健康。
2、按穴
足三里穴,是胃经穴位,常按此穴能促进胃部调节,增强胃肠的蠕动,促进消化酶的活力,并增强食欲。
临床上,按摩此穴用来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胃部疾病。
记住2个字:
1、查
很多人有胃病不重视,认为胃病是小病。
事实上胃癌的发病有四个阶段: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癌。
所以,患有胃病一定要及时重视,尤其患有以上几种胃病的人要定期治疗,定期筛查。
2、忌
①熬夜
睡眠不足,会削减胃的屏障自保能力,大大增加患胃溃疡的机会。
充足的睡眠,对胃不好的人,是修复胃的一剂天然的良药。
因此,胃不好的人,平时一定要规律睡眠,减少熬夜晚睡的机会。
②腌食
腌制食物,含有一定的硝酸盐。
在胃内环境或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化合物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会导致胃癌的发生。
③烫食
很多人,都喜欢吃热气腾腾的食物,感觉入口特别爽。
殊不知,吃烫食,最伤害的就是我们的胃黏膜。。
胃的第一道保护屏障就是胃粘膜,而我们吃烫的食物,最伤害我们的胃粘膜。
因为,胃承受的最高温度是60℃左右,长期食用烫的食物,会导致胃粘膜的损伤,诱发癌症的发生。
④抑郁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抑郁、暴躁、悲伤的状态下,会导致神经紊乱,加速胃酸分泌,使胃粘膜缺血,形成胃病。
所以,为了肠胃健康,也为了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学会释放压力,多尝试倾诉和欢笑。
⑤酒精
酒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像乙醇,首先刺激的就是我们的胃粘膜。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胃粘膜坏死甚至脱落,导致胃溃疡,胃黏膜糜烂等疾病,严重的就是胃癌。
-end-
图文资料整理自网络侵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