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食疗偏方治胃下垂
2018-5-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百草中医
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
治疗胃下垂偏方
胃下垂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胃下垂大多发生在一种特殊体质的人身上,这种人的体形比较瘦弱,胸廓狭长,骨骼细弱,皮肤苍白,皮下脂肪缺乏,肌肉发育不良,往往有移动性的第十肋骨。后天性的胃下垂,多数由腹壁的紧张度发生变化所致。
原料:桂圆肉5~7克,鸡蛋1个,白糖少许。
制法:新鲜鸡蛋去壳,放入小碗中,可加白糖少许;约蒸3分钟,蛋半熟(蛋黄凝成糊状的半流质时);将桂圆肉塞入蛋黄内,再蒸10分钟(或烧饭时放入饭锅内蒸熟,让蒸汽水进入)。
用法:每日1次。当点心吃。
功效:补益心脾。
原料:猪脾2具,大枣10枚,粳米克。
制法:将猪脾洗净切片,在锅中微炒,加入大枣、粳米添水煮粥,可酌量加白糖调味。
用法:空腹服用,每日1次。半个月为一疗程。
功效:猪脾可健脾胃,助消化;大枣和胃养脾,益气安中:粳米补胃气,充胃津。共煮为粥对胃下垂引起的形体消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确有康复保健之效。
原料:猪肚1只,莲子、山药各50克,糯米克。
制法:将猪肚去除脂膜,洗净切碎,莲子、山药捣碎和糯米一同放入锅内,加水文火煮粥。
用法:早晚2次食完,隔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功效: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山药、莲子、糯米补中益气而养胃阴。脾胃得补,则中气健旺,下垂的脏器即可回复。
原料:羊脊骨1具。
制法:羊脊骨捣碎,与清水毫升文火煎煮约60分钟去骨,入粳米克,共煨粥,可酌加葱白煮熟取食。
用法:晨起空腹服用。
功效:用于体虚、胃下垂、食欲不振者食用。
原料:黄鳝2条,蒜1头,黄酒毫升。
制法:将黄鳝洗净与蒜一起,加水共煮。将熟时加入黄酒,微煮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可健胃行气。
原料:红色甘薯克,白糖和番茄酱各适量。
制法:将红色甘薯洗净切片,入屉蒸熟后装盘,另取一锅,放入少许清水烧沸,后加入白糖和番茄酱,再沸后浇在甘薯片上即成。
用法:分顿服用。
功效:适于胃下垂体虚乏力者。
注意:胃酸多者不宜。
传播中药知识,弘扬中医文化,从小受母亲影响,长大后也从事了中医研究,喜欢各种中草药搭配,就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真的很神奇,带着这种好奇心进入了中医世界,也找到了自己一生追求的乐趣,欢迎各位中医爱好者加我互相交流学习。
中医讲阴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有阴就有阳;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一物降一物,没有一种物质是单独存在的、没有制约的!维持整个宇宙的平衡运转,各个维次空间都有他们自己的一套非常严密的制衡系统!所以每种疾病,也必然会有一种降服它的方法,只是我们暂时没有找到而已!
虽然我们有幸对偏方验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我们不过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这一切的基础都是由前人完成的,我们所进行的工作,和前人相比要简单容易得多。在中医药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积攒下了大量的实用偏方,秘方,如何去发掘整理它们的潜能是一件很有价值的工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