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是要吃中药
2018-4-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现在很多人一发烧、感冒的就喜欢用西药,打吊瓶、打针、抗生素。其实西药从产生到现在,各种类目达上万种,而目前用的也就千余种,根本原因是西药的发展是建立在后药推倒前药的基础上,明白吗?就是新的西药取代旧的西药。啥意思?我们都对小白鼠试药有概念,其实人体在西药上就是小白鼠,西药的发展就是从猴子、老鼠开始的。
大家知道巴豆是人类的泻药。但老鼠吃了巴豆越吃越胖,巴豆又叫肥鼠豆。老鼠其性属阴,巴豆是大阳药,阴阳调和老鼠能不胖吗?
我们为什么建议服用中药,因为每一味中药都是老祖先拿命换来的。现在凡是西药都要“要老鼠点头”才是,是不是有问题?西方这么做无可厚非,但我们的祖先没拿老鼠做实验,而是拿命换来的,这样的经验不值得我们珍惜和继承吗?
人得天地全气,七情和五脏密切相关。正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具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所以得天地之全气。
中医的所谓药,不论草木金石动物昆虫,都只得天地之偏气,都具有偏性。人得病是气出现了偏差,所以中医用药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在中医中,只要不是实验室合成出来的物质,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有些人,为了实验,老鼠不生气,就掐它尾巴让它生气,制造一个生气的模型,但那跟人生气不可能一样,人就是人,是很难模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作为一个正常人必须有的情绪,而这些情绪跟你的五脏密切相关。所以情绪的好坏、变化直接影响着你的生命活动。
一、五情与人体的关系
中医说怒与肝相关。很多女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尤其是30多岁的女同志,月经要来的时候世界就特黑暗,见谁烦谁,生气。因为女同志的整个生命过程是一个曲线,女同志以血为主,每一次来月经前一周血下行,气上浮,血下行,气有余便是火,所以就容易烦躁。血不足就像没有月亮的时候,世界就黑暗。但两次月经间血充盈的时候,情绪就特别好。所以如果脾气本来好,后来特别容易发怒,就要好好调理肝了。我们说肝主怒,大怒则伤肝。
喜主心,喜是心的一种情绪反应。我们大家经常说心花怒放,没有说肝花怒放,当你自己非常高兴的时候,表现出的情绪和心气是直接相关的。我们刚刚讲了,老年人高兴过头时,哈哈一笑就走了,因为他心气很弱了,突然过度高兴的时候伤了心气,不能维持平衡他就走了。
忧思主脾,思虑和什么相关?和脾胃相关。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老爱合计事的人,表现出来的就是脾胃不好。我们知识分子不用说了,很多开长途的司机十个有九个都有胃病。
咱们吃完饭可以呆会儿,他们由于职业需要,吃完饭就要开车,他的注意力放在开车上,时间长了就胃溃疡、胃下垂。所以思和脾胃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中医治疗脾胃疾病的时候首先让这个人少想点事,没心没肺高高兴兴的,脾胃自己就好了,其实说得有一定的道理。
悲主肺,林黛玉肯定肺有病,天天哭。很多肺癌病人老想哭,就是因为悲与肺直接相关,悲的情绪与肺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恐主肾,你看要枪毙的人为什么吓得屁滚尿流,肾是控制大小便的,恐则气下,控制作用没有了,所以吓得屁滚尿流。
中医说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和五脏是息息相关的。适当把握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对养生是至关重要的。
男人女人都要宣泄,郁闷了要疏散。我常常跟女士说,如果跟你先生吵架了,什么时候把你气哭再走,别气半截,因为生气的时候肝气特别旺,一哭,肺气上来了,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肺气一通肝气就调达了,如果气一半,肝气没下来,回来还得接着打不说,还容易得病。
二、80后保温杯里该放大枸杞还得放大枸杞
我们说五脏是相互制约的,如果可以很好地调整情志,就可以少得好多病。女同志在特别抑郁的时候大哭一场,或者大骂谁一顿,能自如地嬉笑怒骂,疾病不会找到你。
我在临床上看到很多女同志三四十岁的时候,甲状腺、卵巢、乳腺都会出现一系列的病变。为什么?
因为35岁到42岁这个阶段,阳明脉衰,自身运化的能力弱了,而且这个年龄,上有老,下有小,在家里不能那么随心所欲了,在单位是顶梁柱,没人再原谅她了,郁闷得不到疏散,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就非常高。
这说明了情志和疾病的关系。所以过了35岁的女同志要自觉地调整自己的状态,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样是有益于养生的。
男同志以阳气为主,表现得不像女同志那么剧烈,女同志还有诉说的人,但男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哭,什么事都憋着,觉得自己是男子汉,什么事儿都得自己承担、化解,所以男同志40多岁血压也上来、肝脏也不好、心情也烦躁,其实是一种病态。
女同志和男同志都有更年期,在更年期发生很多情志变化。人的生命过程中有两个阶段,一个是青春期,一个是更年期,这两个阶段都是情志最容易发生变化的阶段。
因为青春期的时候,随着气血越来越旺盛,整个脏腑进行一次重新的组合,所以很多青春期小孩儿出现青春期的精神障碍,见谁烦谁,弃家而走,登高而歌,十六七岁的男孩、女孩都会出现。
再就是更年期,随着女同志精血越来越亏,气血运行越来越弱,就会出现情绪波动,这时候千万不要把这个当病治,不要睡不着就吃安眠药,血压上去就吃降压药,情绪不行就用镇静药。
因为这两个过程都是身体重新组合,这时候重在调而不在治,如果这时候你只用药物去压制它,会更加不调。因为本来是变化的阶段,过了这个阶段,自身调养适当,就会进入自然状态,但用药物控制就适得其反了。
脚崴了,如果扶着你慢慢走,三个月之后你还能自己走。如果我用车推着你,三个月以后你可能就不会走了。更年期也是一样的道理,用药物压制就像用车推,可能会终身服药。
三、凡事开心最重要,别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这是《黄帝内经》非常重要的话,今年的高考作文就有一个恬淡的诗句,就是保持心情愉快、平静。
很多人说恬淡太难做到了,今天工作这样,明天家里那样,天天都是事,尤其很多白领,很多知识界的人每天都在郁闷中,有钱没钱的都郁闷。他们没有很好地理解情绪和身体之间的有机关系。
中国文化讲“舍得”,舍了才能得。舍是情愿的,丢是不情愿的,舍了你一定会得到回报。得了也别高兴,得了之后就是失。所以上联叫“舍得”,下联叫“得失”,中间叫“自在”。
如果你这么体味人生,你就不觉得有什么过不去的事,你只要认认真真地按照事物的规律做事,坦坦荡荡做人,潇潇洒洒做事,你的心态就特别好。我见过很多老人,他们的共同养生秘诀就是没心没肺,非常愉快。
他们一辈子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事、花过了多少钱,但是从来没有挂在心上。有一位老将军,一百多岁了,他说我心里非常坦然。这些老人给我们留下一些非常宝贵的财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保持良好心态是健康长寿非常重要的一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