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运动真的会导致胃下垂吗科学慧眼
2018-2-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科学慧眼来了!
识别谣言!我有慧眼!
科学慧眼
看着十万个为什么长大的我们如今却越来越缺乏提出“为什么”的能力,所以,快叫醒你的好奇心,来,提出你的疑问,分享你的见解,让我们一起扬起科学的风帆,一起扬帆起航!
点击阅读原文就能一键直达现场!南来的北往的、提问的回答的我们全部欢迎~
今日问题
饭后运动真的会导致胃下垂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饭后不宜马上运动,民间传说称是因为“饭后立即运动会导致胃下垂”,那么,“胃下垂”真的和“饭后运动”有关吗?到底什么是胃下垂,是否需要治疗?我们该如何把握饭后运动的时间和强度?科学慧眼专家为您解读。孙亚飞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
感谢邀请。
饭后运动导致胃下垂的说法已经流行很多年了,这个说法并不准确。饭后立即运动的确不利于消化,也会影响胃功能,但是胃下垂形成的主要原因中,并不包括饭后运动。
人体的胃是依赖肌肉悬挂的,用最通俗的语言描述的话,胃下垂就是因为这部分发力的肌肉拉伤了,而且不能恢复到原状。那么我们不妨对比一下,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拉伤呢?
的确会跟运动有关,但是在同样的动作下,一个不经常运动的人,会比经常运动的人更容易拉伤。
事实上,胃下垂的发病也遵循这样的规律,经常需要保持一个姿势的工种,尤其是久坐不运动的人,比起饭后运动的人来说,发生胃下垂的概率要高度了。还有一类,是盲目减肥或暴饮暴食的人,以及其他饮食不规律的人群,也会相对更容易出现胃下垂。这也都是在医学上已经被证实的。
不过,这不代表饭后立即运动就值得支持。
我们都知道,血液是运输氧气的,而身体中绝大多数能量是要靠有氧代谢来实现。当我们吃下饭之后,为了保证胃部蠕动所需的能量,供血也会向这里集中,其他部位自然就会少。所以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饭后如果进行一些运动,会出现头晕的症状,这正是脑部缺氧的体现。
还有一点就是,胃部是有弹性的,跟橡胶似的。也就是说,它会随着我们吃多少食物而自行膨胀,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即使没有吃得很饱,其实胃里面也没多少空间,运动的时候,胃部晃动也可能会导致食物返流,而胃酸的pH值远低于我们的口腔与食道,就会出现诸如烧心、恶心等症状。
所以,综合来说,饭后不适合立即运动,但主要不是为了防止胃下垂。而预防胃下垂的主要办法就是多运动,避免久坐的状态。
春雨医生在线医疗健康咨询服务平台谢邀,“饭后运动会导致胃下垂”的这个说法有些言过其实了!
经常能听到被迫辗转于酒场交际的人自嘲地说:“天天喝,夜夜陪,终于喝出了胃下垂。”也有人认为饭后应该静坐一会,不能跑跳运动,否则可能出现胃下垂。那么,胃下垂是个什么状况,是吃喝出来的还是运动出来的呢?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胃下垂的来龙去脉。
一、什么是胃下垂?
“胃下垂”这个概念,主语是“胃”,谓语是“下垂”,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胃的正常生理位置。正常人的器官在体内的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胃也不例外,它由膈肌自上面悬吊,胃膈韧带、肝胃韧带、脾胃韧带和胃结肠韧带在周围固定,腹肌和腹内压在下面支撑。形象点儿说,就像是大家平时买个西瓜,用塑料袋装了,一只手从上面提着,另一只手叉开手指从下面托着,这样最大限度地维持了平衡与稳定。生理位置的相对固定,对维持胃的正常生理功能有很重要的作用。
说完了正常位置,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会“下垂”。既然胃保持位置稳定依靠的是膈肌、韧带、腹肌和腹内压这些因素,那么当这些靠山的功能下降,比如膈肌悬吊力不足,胃膈韧带、肝胃韧带、脾胃韧带和胃结肠韧带无力,腹肌松弛,腹内压下降时,胃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出现位置下降,胃下缘可以降到肚脐以下,甚至进入盆腔,这就是所谓的胃下垂。
它常见于消瘦体型、多次妊娠、腹部手术后以及患消耗性疾病的患者。从职业角度来说,从事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群,比如外科医生、护士、教师、售货员等,发生胃下垂的几率也较其他职业的人群为高。另外,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出现生理性衰退,肌肉松弛、韧带无力,也容易发生胃下垂。
二、胃下垂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影响?
人跋山涉水远离故土到陌生的异地时会出现水土不服,胃也是一样,到了不属于它的地盘,当然也就由不得它做主了。
胃下垂时,胃的生理蠕动减慢,食物排空时间延长,食物长时间滞留胃内,同时胃的消化功能也降低,从而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在轻度胃下垂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而下垂明显者可以出现腹部饱胀不适、隐痛、压迫感,这种不适往往在餐后、劳累或长久站立时加重,平卧时能够明显减轻,这是胃下垂的一个主要特点,除此之外还会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等,还有少数人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消瘦、乏力等症状。这些不适虽然让人不快,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至少没有太大危险。
胃下垂最需要警惕的是急性胃扩张或绞窄性坏死,由于胃下垂患者的胃低垂狭长且蠕动无力,进食过多时容易发生胃扩张,胃体扭转缺血时容易发生绞窄性坏死,患者腹部持续胀痛,恶心,持续呕吐,全身状况进行性恶化,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胃壁破裂,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很快就会危及生命。
三、如何发现自己是否有胃下垂?
前面说了,轻度胃下垂是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的,中度以上胃下垂的症状也大多没有特异性。如果想要明确自己有没有胃下垂,首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属于胃下垂的好发人群,再看看自己有没有上文说的那些症状,如果都符合,医院做钡餐透视。钡餐透视下倘若可见胃壁肌肉松弛、蠕动无力,胃下坠拉长,下缘在髂嵴连线以下,那么就可以认定了。由于早期胃下垂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并不能通过好发人群和症状表现来确定或排除,钡餐透视才是更有力的证据。
四、胃下垂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其实百分之百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没有的,而这些易患人群特点也大多是自己无法改变的,但是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健康人的发病概率。
首先,戒烟戒酒,减少摄入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咖啡、碳酸饮料、浓茶。这些东西虽然不会直接造成胃下垂,但会使患者的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加重。
其次,少吃多餐,细嚼慢咽,尽量吃易消化和高能量的食物。胃下垂患者胃蠕动缓慢,消化功能较差,一次进食过多或咀嚼不充分,都会加重胃的负担,导致食物潴留,还有发生急性胃扩张的风险。
第三,积极锻炼。胃下垂患者肌肉多半不发达,尤其是腹肌松弛无力,这一点和胃下垂关系十分密切。加强锻炼,比如仰卧起坐、俯卧撑、慢跑、游泳等,使腹肌保持一定张力,对改善下垂状况有很大帮助。但是要注意锻炼不宜在饭后一小时内,胃下垂患者饭后应该避免站立和剧烈活动,最好能平卧,以免加重各种胃部不适。
胃下垂的治疗调养以改善生活习惯为主,医学手段为辅。下垂严重的患者可以放置胃托,也可以针对腹胀、动力不佳等消化道症状,使用促动力和助消化药物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出现急性胃扩张或扭转坏死,就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医院就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