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守护阳气
2017-8-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言:
为啥删了连续更新四天的内容?
难道是为了今天一起打包发送?
这样太烧包了!要机道,干货是很难写的。
我就算再能写,一天也写不了五篇推送啊!
所以,当然是因为——不能。。。。。。的原因啦。
所以,以后我就不再说这个事啦。
所以,你懂的,我只负责专心写作更新……
要不然,我换电脑又不知道要熬多久了。
正摩拳擦准备大干一场呢;
正每天要写一篇呢;
正计划要系统地创作三个主题,交叉连载:
一个中医妇科类的,一个是中医儿科类的,一个是痰湿类的,都是每日常见病种。打算把原理,从头到尾讲一遍。
天,天天更新,想想就觉得好刺激。
感觉有难度,一周两三篇的比较悠!
这几天,你们系统地读了阳气在怀孕中的重要性,是不是比零散地阅读,更清楚明白一点?
《怀孕这件事儿》
《你究竟是在备孕,还是在避孕?》
《阳气真的超重要der》
《温养卫阳的一个小方子
桂枝汤》
到今天的《怎样守护阳气》
好不好看?
所以,你们有觉得是在看连载吗?
所以,你们有觉得是在看连载网络小说的感觉吗?
所以,你们有觉得是在看《鬼马郎中》、《鬼马郎中之龙眼》吗?
唉,我要是坚持写小说,就没空现在这类文章了。上回在公号发了小说,你们都不看的,伤自尊。反而随便写写的这种所谓的科普文,你们到是看得起劲,难道,我在小说上真的没有天分?
算了,看文吧!
家里电脑卡到昨晚刷不出网页,手机到是没事,就是电脑卡,发不了文,害得我今天休息还专门跑医馆来发一篇!省得有人在嗷嗷叫,待哺啊!
怎样守护阳气?
作者:范怨武
.06.19
一、平衡阴阳
你别老讲阳气,阳气能离开阴气独立存在吗?
这是不可能的事儿,阴阳永远是一体的。
按吴敦序主编六版《中医基础理论》里举的例子。
请问你,50度是的水,是属于阴,还是属于阳?
水和温度能分别拎开来讲阴阳吗?
水是阴,热量是阳?分得开吗?阴阳必然是一体的。
相对于90度的水,50度,就是阴。
相对于10度的水,50度,就是阳。
阴阳也是必须相对的,有参照物的。
我们在讲阳气的时候,不要忘了,阳气是要根植于阴气之中的。
你别光讲火火火,别忘了,火是需要油,有油才能烧起来的。
没有油,哪来火?
油就是有形之阴,火就是无形之阳。
以上是比方,不要跟我讲木头也能生火,要不然,咱们无法交流了。
综上,我们在讲养阳的时候,一定要有平衡的觉悟。
你别光把火调得太旺,那样就会把油很快烧干。
你别光想着把灯芯拔高拔亮,忘了往灯里再添点油。
所以,养阳养阴,很有窍门,要交替进行。
就跟生火一个道理,柴太湿了,生不着火;柴添快了,把火压灭,所以,先要有干柴,你先生个小火星,看着火苗变旺一点,少少添一点柴,再旺一点,再添一点柴,再再旺一点,再再添一点柴,一直把火生到柴火平衡为止。
这里就讲了内经的一个道理:少火生气,壮火食气。
小小的火,是越烧越旺,大火会把人烧干。补阳气,就这个量很关键。补多了,就把人的生命力给烧没了,加速燃烧生命。
其实,熬夜,就是等于壮火,把人身的火烧旺,不烧旺,没办法在夜里“工作”——娱乐、学习等。
熬夜,就是自己给自己打了一管鸡血——打了一剂肾上腺素,虽然是自己分泌的肾上腺素,那也相当于打针了,这是在透支肾上腺的工作量,是在加速衰老。
那怎么办?阴阳要平衡,要养阳也要养阴——齐头并进。
怎么养?
静以养阴,动以养阳。
在晚上阴气为主导的时候,安静地睡觉,就是养阴,先把油攒起来,白天再点火养阳。
眼睛是阳气的通道,你闭上眼睛,阳气就入里了,你睁开眼睛,阳气就往外走了。
你看,很多小孩身上有湿热,眼睛一闭上,阳气入里了,阳气+身上的湿热,就太热了,热太多怎么办?只能通过出汗去散热了。
所以,很多小孩,一闭上眼睛,就盗汗。
那是因为身上有湿热,阻碍了阳气潜藏。
阳气潜藏了后,就不会去燃烧你的身上的阴气了。
而进食后的晚餐,也在你睡眠之后,合成了你需要的垂体素、甲状腺素、生长素、肾上腺素、雌激素、黄体素、雄激素等等等。
所以熬夜的小孩,长个慢哟,因为你把晚上合成生长素的时间给用掉了。
总之,晚上早点睡,把阴气养了。
到了白天,就要动起来,有了阳气,各脏器才能工作嘛!
怎么动起来养阳?
《每天投入3分钟,颈椎腰椎好轻松》
《讲讲九个动作提神操》
这两篇,就是点火的操啊,动起来吧,睡什么睡,赶紧起来嗨!
这一节的主题,就是,早睡养阴,自然醒来动动养阳,而不是什么都要靠药。
二、不要损阳
不要损阳,要不然,你养也是白养。
怎么就损阳了?
衣上面——衣不遮体,要风度不要温度
食上面——瓜果生冷、贪凉饮冷
住上面——通风过度、带走大量体温
行上面——涉水淋雨
这些都是损伤阳气的一个行为。
其实阳气并不需要你特别养呀,只要你不去伤害它,那不就相当于养阳气了吗?
但是很多人还是喜欢去挥霍。
衣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小年轻,女的,说要是看肚腩,总是吃完饭,小肚子有鼓起来的感觉,吃点东西就胀。
嗯,有点胃下垂的感觉。
我再看看她的衣服,嗯,有点短,只要有抻胳膊,那肚脐就露出来的,这不就容易进风进寒吗?
我的处理方案,腹部温针灸,直接祛寒。
一周一次,眼看着她的腰线出来的,肚腩不突了。
食
今天,我看了一个女患者,都四十好几了,还不懂得凡事适可而己。
她来看腹痛,说三天前,上吐下泻,去医院治好了,不泻了,现在就是痛,我让她指给我看,哪儿痛?
她指了指肚脐以上一巴掌处。
哦,这就不是中脘穴嘛!病在太阴。
我再问病史,在发病前,大量地吃生冷西瓜,嗯,这就不是寒邪直中太阴了吗?
我再看舌,舌淡胖嫩水滑——确认虚寒。
我再把脉,脉沉中带紧——确认因寒而紧,寒主收引,血管痉挛。
我再摸皮,尺肤凉冷湿润——确认寒中有湿。
什么方子?——理中汤啊!但她还痛啊?——再加良附丸。
能不能好?只要她不再犯忌口,我觉得有七八成能好。
这就是损阳行为。
住
这一条,患者实在是太多了,多是小孩为主。
夏天,一到晚上,鼻子就堵,是一在空调环境就堵。
为什么?因为肺不能耐受空气的冷度。
于是机体让呼吸道变得水肿狭窄,让机体少进一点凉气到肺,这是一种自保行为。
治这种病,只能让机体提升对冷气的耐受度。
这就是要补肺之阳气了,这细节,以后慢慢说吧!
成年人的,直接吹面瘫的比比皆是。
行
这一条吧,虽然说,运动是好事。
但我这里不少因为游泳后,感冒、鼻炎发作的患者。
我举个例子,在法医的书本上,我有读过这样一些说法,说是在溺毙案中,很多死者,不是淹死的。一是喉头痉挛,窒息而死;二是在水中呆得时间太久,丢失了过多的体温,失温而死。
低体温下,人身上的酶的活性,会大大降低的,这个很容易就伤到的。
所以,在衣食住行上,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度损阳。
不损阳,就是养阳。
三、怎么补救?
有人问,范医生是怎么养阳的?
我还真没有怎么养阳,我以忌口为主,不怎么爱吃瓜果生冷。
因为我受到的伤害太多了,实在是伤怕了。
不过,到了冬天,我还是会偶尔补一补。
比如,喝几顿羊汤啊,吃几顿牛腩啊,如果太腻了,我就吃保和丸解一解。
南方人,肠子比北方人要短一点点,所以消化力是要差一点的,太多肉会觉得腻,肯定是会受不了。我们都吃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而且南方热,食物在体温停留过久,会产生过多的热量,不及时散出去,人体就会蓄热上火或者所谓的酸中毒。所以,进化的角度看,肠子短一点,是为了不让食物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从而产生郁热。
如果人体的肉体是阴气——是容器,而羊肉是“阳气”的话,多大的容器,只能装多大的阳气,这个阴阳是要匹配的,不是吃越多越好,总之不能过,过了就是伤害。这个量,只能自己去掌控。
有时不想吃太多肉,就会冲点龟鹿二仙胶吃。
我现在比年轻时更注意保暖,在冬天,我时常让自己手脚保持温暖的状态。
出门也随时带着一把伞的,以免淋雨。
如果真的已经造成了损伤了。
那我们就只能分两步走。
第一步,停止再继续损伤阳气。
也就是说应该忌口,别吃瓜果,生冷肥甘厚味;
不要贪凉饮冷;
然后衣服要挡住身体,不要吹风吹寒;
然后呢,不要去淋雨涉水啊。
第二步,伤哪里,救哪里。
就是说你哪里损伤的阳气从哪里补回去。
假如你是吃伤了,凉到了中焦脾胃,就要补中焦的阳气——如理中汤、小建中汤、良附
丸等等。
假如你是吹了凉气,凉到了体表太阳经,那就要散体表的寒——如桂枝汤、麻黄汤、香苏散、杏苏散等等;
假如你是手足冰冷,可以参考使用——当归四逆汤;
假如你是觉得心口发冷,还悸动,可以参考使用——苓桂术甘汤;
假如你是觉得冷到要休克,浑身出冷汗,可以参考使用——参附汤。
补阳的方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其中的鉴别使用,根本就不是我一篇文章能讲下来的。
总之,大家早睡自然醒,不要损阳,这己经是等于在进行最大的补阳的。
剩下的,真的只能交给有经验的医生来操作,而且,你做好前面两步,最后一步,医生会很轻松的。
原创不易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