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球虫病的诊断与控制

2017-6-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描述了某兔场于年7月暴发球虫病的临床症状、尸体剖解和实验室检查(细菌分离、虫卵检查、动物回归试验)的诊断过程,以及确诊后应用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2.5g/kg混饲)的治疗经过。关键词:家兔;球虫病;诊断;控制

  球虫病是家兔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寄生虫性疾病,病原体为孢子虫纲球虫目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1]。该病的传播性强,兔发病后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极易蔓延传播,引起大量的仔、幼兔死亡。随着集约化养兔的发展,该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年7月我市某个体养兔场的兔陆续发生以食欲不振、消瘦、衰弱、贫血、下痢甚至拉带血粪便为特征的疾病。最初曾按大肠杆菌病治疗,但不见明显好转后。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和实验室检查以及药物诊断性治疗,确诊为家兔球虫病。   1病历和临床症状   该兔场共饲养只2月龄左右的家兔,采用两层兔笼饲养,每个兔笼4只,平时每周消毒1次,饲喂专用兔饲料和自来水。经调查该批兔只已按常规进行了兔瘟、巴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三联苗的免疫。年7月3日起,先有只家兔发病,发病率为60.49%,2天后死亡率高达22.58%。当地兽医按兔大肠大杆菌病进行治疗,使用了恩诺沙星、甲砜霉素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均不见明显好转。而后家兔的发病率、死亡率不断上升。经临床检查和问诊,病兔食欲减退,继而食欲骤减以至废绝、拒食。精神沉郁,动作迟缓,伏卧不动,生长停滞,腹泻下痢甚至拉带血粪便或者腹泻便秘交替,肛门周围常被粪便污染。排尿次数多或假排尿,腹部膨胀、发黑。眼鼻分泌物增多,唾液分泌增多、流涎,眼结膜苍白、贫血,被毛粗乱无光泽。有的病兔肝区触诊疼痛,腹围增大、下垂,粘膜黄染,角膜混浊。后期往往出现神经症状,四肢痉挛或麻痹,头向后仰,发出尖叫声,迅速死亡。   2剖解变化   将5只死兔和2只濒死的家兔进行病理剖检,可见胃膨大,胃粘膜发炎,充满大量的液体和气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肠壁血管充血,肠腔充气。以十二指肠的病变最为明显,肿胀,内腔扩张,呈急性卡他性或纤维素性肠炎,肠壁增厚,粘膜上可见出血点。有的肠粘膜呈淡灰色,有许多黄白色硬结节或小化脓性与坏死性病灶。在盲肠,尤其是蚓突部常见黄白色细小硬结节。个别死兔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其中2只死亡家兔肝脏肿大,表面及实质内有白色或淡黄色粟粒大或豌豆大小的结节病灶,多没胆小管分布。胆囊肿大,粘膜发炎,胆汁浓稠等。

  3实验室检查   3.1细菌分离

  无菌采集典型病变心、肝、脾等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48小时,均未见细菌生长。   3.2兔瘟血凝抑制试验

  采用蔡宝祥()的方法[2],取肝病料制成10%乳剂,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与用生理盐水配制的0.75%人O型红细胞悬液进行微量血凝试验,结果为阴性。   3.3病原体显微镜检查

  首先无菌采取病兔的脾、肝、心血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和瑞氏染色,均未发现细菌。其次取肠肝结节(或病变组织)压片镜检可见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球虫卵囊。再作粪便中卵囊检查,取适量兔粪放入烧杯内,加饱加食盐水少许,用小镊子将粪便捣碎后,再加入30mL左右的饱和食盐水,混匀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到另一个烧杯内,静置30分钟,用直径6~8mm的小铁丝圈水平接触液面,沾取一层水膜,移放置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见有大量球虫卵囊。   3.4动物回归试验

  按虫卵检查法收集球虫卵囊,取2只未受球虫感染过的健康仔兔,每只口服1.0×个球虫卵囊,3天后,2只家兔相继发病,与自然球虫感染病例症状相同。

  4诊断与防治   根据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腹泻、腹胀、尿频、肝区压痛、极度消瘦、贫血)、病理剖检(肠粘膜有出血点、肝脏和肠道有白色结节)、实验室检查(肠肝结节或病变、粪检有球虫卵囊)可确诊为球虫感染。   4.1治疗

  对发病家兔进行隔离,用沸水对兔笼、饲糟、水槽进行冲洗和用双链委胺盐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毒。选用中牧股份成都药械厂生产的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球菌清)按2.5g/kg混饲,连用5天,同时每天使用水溶性复合维生素粉,结果病兔用药2天后症状即开始缓解,第5天后大部分病兔治愈;对7只顽固性球虫病采用球菌清、氨丙啉联合用药,3天后治愈。   4.2预防

  按照“防重于治”的原则,对临床无症状的家兔,在饲料中拌入地克珠利,并保持兔舍的卫生和适当通风,供给富含蛋白质、磷酸钙和各种维生素的全价兔饲料。

经过上述的防治措施,兔场很快控制了疫情。3个月后回访,该兔场不再发生球虫病。

  5讨论与体会

5.1据资料报道,球虫病受温度和湿度控制较为明显,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温暖潮湿的雨季最易流行,而深秋、冬季、早春三个时节一般不会发生。规模化养兔场的兔舍温度经常保持在10℃以上时,则可随时发生。各品种、各年龄大小的兔都有易感性,但断奶后至2月龄的幼兔最易受球虫感染,其感染率可高达%,患病后的幼兔的死亡率也很高,一般可达70%。耐过的病兔长期不能康复,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一般可减轻重量12%~27%[1,3]。   5.2球虫病主要是由于成熟球虫卵囊被健康家兔吞食后而对机体产生一系列致病作用而引起的。成熟卵囊可通过饲草、饲料、饮水及乳头传播。耐过球虫病的家兔可长期带虫而不显症状。另外,野鼠、苍蝇可以机械地搬运卵囊而传播此病。

  5.3球虫病给养兔业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由于球虫反复增殖,大量而迅速破坏肝脏和肠上皮细胞,肠绒毛血管及附近组织,以致消化机能受到障碍,而使机体慢性饥饿和水肿,临床表现为贫血、排尿频繁。随着肠上皮细胞大量破坏,腐败分解,导致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肠炎。毒素被吸收入血液而发生中毒,出现痉挛虚脱、肠膨胀等症状。球虫本身能分泌特殊有毒物质,损害机体网状内皮细胞,引起淋巴球及单核细胞增生。在毒素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对各器官、系统的调节机能失去平衡,引起肝脏、肠机能紊乱,消化腺分泌障碍,血管脆弱、渗透性增高,出现食欲不振、生长迟缓、腹泻、肝区触诊疼痛、腹围增大下垂等症状[1]。

5.4养兔场在兔发病的情况下,兽医往往试用各种抗生素及化学药物进行治疗,但均无明显效果并且延误了病情,死亡率上升,因此病兔应及时隔离并确诊病因。刘美丽等()报道,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磺胺喹恶啉、磺胺二甲基嘧啶等对球虫有很好的疗效[5]。这类药物主要与对氨苯甲酸(Para-amino-benzoicacid,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妨碍二氢叶酸合成,最终影响核蛋白的合成,抑制球虫的生长与繁殖。球菌清在本次家兔球虫病中取得良好的疗效。其主要成分为磺胺间甲氧嘧啶钠(SMM,Sulfamonomethoxinumsodium)和甲氧苄氨嘧啶((TMP,Trimethoprimum),以5∶1的比例合用,有协同作用,主要影响球虫第二代无性繁殖,对第一代裂殖体也有抑制作用[4]。

5.5球虫病暴发时常常并发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细菌感染,出现贫血、食欲不振等症状。根据资料报道这两种菌等细菌对磺胺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治疗球虫与细菌混合感染时,建议磺胺类药物与其它抗生素联合应用(分开使用),并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白颠风早期证状的图片
脸上长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jbyf/5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