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典眭勋华博士诊治胃下垂案例两则
2016-12-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人取站立位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脊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胃下垂常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轻度胃下垂者多无症状,下垂明显者可伴有与胃肠动力及分泌功能较低有关的症状,例如上腹不适,易饱胀、厌食、恶心、嗳气及便秘等。有时感觉深部腹隐痛,可能与肠系膜牵拉有关。患者餐后、多站立及劳累后上腹不适常加重。此外尚有其他内脏下垂的表现,以及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等循环无力症表现。体征可见肋下角为小于90度,站立时因胃囊下移,按手于患者上腹部易触到腹主动脉搏动,以双手托抚患者下腹部往上常使患者有上腹胀坠减轻的感觉。患者上腹部压痛点可因卧立位变动而不固定。有些病例因胃排空延缓可有振水声。胃下垂明显者常同时伴有肝、右肾或结肠下垂的现象。
胃下垂的发生主要和膈肌悬吊力不足,膈胃、肝胃韧带松驰,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驰等因素有关。多见于瘦长体型、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消耗性疾病伴有进行性消瘦或卧床少动者。本病诊断依靠X线检查证实。胃肠钡餐检查表现为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髂嵴连线以下;无张力型的胃,即胃体呈垂直方向,体部较低部宽大,窦部低于幽门水平以下,胃蠕动无力或见有不规则的微弱蠕动收缩波,餐后6小时仍有1/4~1/3胃残留物存在;十二指肠第二部常位于幽门管后面,球部向左侧偏移。
祖国医学虽无胃下垂的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当属“胃痛”、“腹胀”范畴。多由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所致,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用普天春胶囊,每日2次,每次5粒,用疏肝益气汤送服(柴胡5g、升麻7g、白芍10g、枳壳20g、玄胡10g、川楝10g、白术10g、炒三仙10g、小楂10g、黄芪30g、鸡肉金10g,煎2次,约ml,分2次送服)。治验例案:
例1:童某某,女,41岁,年9月7日初诊。自诉:腹胀已两年有余,近数月来,因血压偏低,月经不调,经中西医治疗,虽有好转,但腹胀不除。每于饭后,胃脘有重坠感。形体消瘦,面色萎黄。X线钡餐造影,胃小弯在髂嵴联线下12厘米,排空延迟,诊断为胃下垂。症见: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脉虚大无力。腹部触诊,脐下有块状物,压之有微痛。嗳气、纳减、大便不成形。辨证:证属脾胃久虚,中气下陷,治以益气补中,升清举陷。予服普天春胶囊,每日2次,每次5粒,用疏肝益气汤送服。年9月27日复诊:服药20天后,诸证好转,胃纳稍增。药已中病,守方继服30天。10月26日三诊:连服30天后,脘腹已感舒适。再经X线钡餐检查,胃已接近正常。嘱守方继服3个月,以巩固疗效。一年后随访,已恢复健康,情况良好。嘱注意少食生冷食物。
例2:田某某,女,52岁,年6月1日初诊。自诉:脘腹痛已数月,吐水肠鸣。症见:脘腹胀闷,有下坠感,脐周有块状物,压之有隐痛,不思饮食,时吐清涎,腹内有水鸣音,病程较短,精神尚好,无神疲、气短等证。X线钡餐造影,胃弛张无力,下垂程度轻,在7~12厘米之间,舌质淡,苔多白腻,脉沉。辨证:证属胃气虚弱,而升降无力。治以温中健脾,补中益气,升清举陷,予服普天春胶囊,每日2次,每次5粒,疏肝益气汤送下。年7月3日复诊:服药30天后,腹胀大减,胃纳增加,守方继服30天。年8月3日三诊:前后服药两个月后,诸证悉除,为巩固疗效,以防复发,继服普天春胶囊3个月,每日2次,每次4粒,米汤送下。嘱病人少食辛辣生冷食物,注意腹部不要受凉。
按语:积饮中满一型,多属于胃下垂的前期。因胃气虚,而升降无力,以致积食、蓄饮、久滞不行,加重胃体负荷,形成下垂病态。如失治,谷气又通于脾,势将引起脾阳下陷的前期证候,则胃下垂逐渐加重。《千金方》曰:“五脏不足,调于胃……气得上下,五脏安定。”从本例来说,逐饮消积实为当务之急,但在胃气已虚的情况下,必在扶正的基础上祛邪,使邪去而正不伤,攻补兼施,用普天春胶囊补气健脾,温中养胃,除寒散结,以疏肝益汤逐停饮,破结实,除痞止痛,协助普天春安胃气,除虚胀,恢复脾胃升降之功能,下垂自愈。
************************
普天春系列产品源于大自然纯天然绿色的中药材组方,是中医与中药的完美结晶。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养生、健体、防病、治病的功效,无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