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有上腹部空虚胃向上蠕动感

2014-10-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如无此针感,宜出针重新进针,或在剑突下1寸处进针

芒针

(一)取穴主穴:巨阙、剑突下1寸

配穴:承满(右)、鸠尾

(二)治法仅取常用二穴,如主穴无效,则改用配穴每次仅取一穴选28~32号7~8寸长之芒针患者平卧,放松腹肌,调匀呼吸巨阙穴刺法:针尖快速入皮,使针体沿皮下直剌至左侧脐旁肓俞穴处然后,手提针柄与皮肤呈45°角慢慢上提,以术者感到针尖沉重,患者感到脐周与下腹部有上提感为佳提针速度宜慢,第一次要求20分钟,以后可缩短为3分钟剑突下1寸刺法:以28号8寸毫针,迅速入皮,与皮肤30°角沿皮下刺至脐左侧0.5寸处,待出现上述针感后,改为15度角,不作捻转,缓慢提针40分钟,出针前行抖动手法10~15次针后均平卧2小时

右承满穴刺法:28号7寸芒针成45度角速刺至皮下,直透针至左侧天枢穴待有沉胀感,先大幅度捻转7~8次,然后再向同一方向捻转,使针滞住边退针,边提拉病人有上腹部空虚、胃向上蠕动感此时医者可用手压下腹部,往上推胃下极退针时宜慢,每隔5分钟将滞针松开,退出全程之1/3,再向同一方向捻转,使针滞住如此,共分3次,将针退出,共提退15分钟最后,将针柄提起成90度角,抖针7~8次后,出针用胶布在髂脊连线前后固定嘱病人仰卧30分钟,再向右侧卧20分钟,最后复原位躺2~3小时每周1次,共治3次一般不超过10次鸠尾穴刺法:先令患者卧于硬板床上,在脐左下方相当于胃下弯部位找到压痛明显处,作为止针点以32号8寸芒针,从鸠尾穴速刺进针,沿皮下边捻针,边进针,直达止针点之后,右手持针作逆时针方向捻转,当针柄沉涩感时,将针缓缓退出,须使针下始终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同时,左手虎口托住胃下极,用力缓慢上推患者可有胃上升感,当提至离皮下约2毫米时,将针再作逆时针方向捻转,左手拇指按压住针尖,右手将针垂直抖提3~5次出针,针刺提退过程约10~15分钟针后平卧3小时20天左右治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疗效评判标准:痊愈:主要症状消失,钡餐透视检查,胃下极回到正常部位;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钡餐透视检查,胃下极较原上提3毫米以上;有效:主症好转,胃下极较原来有所上提;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以上法共治1047例,按上述或类似标准评定:痊愈402例(38.4%),显效231例(22.1%),有效428例(40.8%),无效86例(8.2%)总有效率为91.8%[5~8]北京治疗牛皮癣最好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jbyf/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