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知识倒立的N个好处你做了

2021-2-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患者可治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一、倒立可以防治胃下垂

  直立姿势虽然是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显著标志。但人类直立以后,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造成了三个弊病:

  一是血液的循环由横向变成竖向,

  这就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和心血管系统超负荷运行。轻者产生了秃顶、眼花、白发、

  精神不振、易疲劳、未老先衰;重者脑疾病和心脏病缠身。

  二是心脏和肠胃在地心引力下下移。造成许多肠胃和心脏器官下垂病,使腹部和大腿部脂肪淤积,产生腰围线和大腹肥胖。

  三是在引力作用下,致使颈部、肩背部及腰部等部位的肌肉承受更多的负荷,造成过度紧张,产生肌肉劳损、颈椎、腰椎、肩周炎等疾病的加重。

  要克服人类进化中的美中不足,光靠药物是不行的,只能靠体育锻炼,而最佳的锻炼方法就是人体倒立。

  长期坚持有规律的头足倒立,能给人体带来三大益处:

  一是提高智力和反应能力.可以治疗秃顶、眼花、白发、面部肌肉下垂.乳房松弛下垂.腹部肌肉松弛下垂.臀部肌肉下垂.精神不振、易疲劳、未老先衰;重者脑疾病和心脏病缠身。

  二是延缓衰老,增神提志;

  三是预防和治疗各种长期直立和劳累带来的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疾病。

二、倒立可以防治子宫脱垂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华佗就曾用此法治病健身,并取得了神奇效果。华佗创编了五禽戏,其中猴戏,就将倒立动作列于其中。

三、倒立可以防治乳房松弛下垂

  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运动和娱乐中,几乎都是直立着身体进行的。人的骨骼、内脏和血液循环系统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产生下坠的负重作用,易导致胃下垂、心血管和骨关节病变等疾病的产生。而人体倒立时,地球引力不变,但人体各关节、各器官所承受的压力发生了改变,肌肉的紧张度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关节间压力的消除和减弱,可以防止面部.乳房.臀部腹部等肌肉的松弛下垂,对于防治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和关节炎都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倒立对于减去某些部位--比如腰腹部的赘肉也有很好的效果,是有效的减肥方法之一。

四、倒立可以防治臀部松弛下垂

  倒立不但能够使人的体形更加健美,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面部皱纹的产生,延缓衰老。

  倒立更有助于人的智力和反应能力的提高。人的智力高低和反应能力的快慢,

  是由大脑来决定支配的,而倒立能增加大脑血液供应和各种条件下的支配传感能力。

  据报道,日本的某些小学为提高学生的智力,每天让学生保持五分钟的持续倒立,

  倒立后学生们普遍感觉眼明、心爽、脑清。正因为如此,医学家高度评价倒立运动:

  倒立五分钟,相当于睡眠两个小时。其他国家如印度、瑞典、美国也积极倡导人们每天进行倒立运动。.

  倒立健身法在国外十分流行。这种方法对以下症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晚上不能熟睡,记忆力减退,头发稀少,食欲不振,精神不能集中,抑郁,腰痛,肩膀酸硬,视力减退,精力衰退,全身乏力,便秘,头痛等。

五、倒立可以防治面部松弛下垂

  最基本的倒立健身做法:

  1.身体直立,左脚向前迈出约60厘米,膝盖自然弯曲。双手着地,右脚跟腱要充分伸展;

  2.头顶着地,左腿向后伸直使两腿并拢;

  3.用脚尖慢慢地移动,先向左侧移动90度,到达定位时,腰部要向同方向提高再放下;

  4.然后再往右移动90度,到达定位后重复前一动作,这套动作要缓慢地做3次。

六、倒立可以防治腹部松弛下垂

  注意事项:

  (1)第一次做的时候头会发痛,最好在毯子或柔软的布垫上做;

  (2)精神要集中,全部意识要集中在头顶正中“百会”穴;

  (3)头和手要始终固定在同一位置上;

  (4)转动身体时要收下颌,这样才能保持平衡;

  (5)饭后2小时内或喝水过多时不宜做;

  (6)每天做一套完整动作;

  (7)做完动作后不要马上休息,最好稍事活动后再休息。

  怎样从零开始学倒立,直到成为能倒立,能单手倒立,甚至倒立走路的健身大师,你可以跟随下面的十个倒立步骤来学习。

  倒立动作十步计划表

  1.靠墙顶立2.乌鸦式3.靠墙倒立4.半倒立撑5.标准倒立撑6.窄距倒立撑7.偏重倒立撑8.单臂半倒立撑

  9.杠杆倒立撑10.单臂倒立撑

  但是要注意下面几点:

  1,刚吃过喝过较多不要倒立。

  2,已经有心脑血管病的不要倒立。

  3,做完倒立再适当拉伸一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jbyf/10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