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老法,都是假的
2017-6-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季节更迭,老胃病患者的烦恼又开始了。老人都说胃是要靠养的,生活习惯对胃的影响很大,然而我们对养胃依旧存在不少误区。
粥最养胃吗?
老人们都说“粥最养胃”,一碗热腾腾的粥下肚,顿时觉得胃里暖洋洋的,不适感一扫而空。煮得稀烂的粥也给人好消化的印象。
但正因为稀粥煮得烂,容易未经充分咀嚼就匆匆吃下,少了牙齿研磨和口腔中淀粉酶消化的一步,无形中给胃增添了压力。而且粥由于水分含量高,平时一碗米饭就饱了,喝粥可能要两三碗才能不饿,这对胃也是一种增负。
少食多餐有必要吗
少食多餐几乎是胃病患者都会得到的忠告。但近年的研究发现,多次进食,会对胃黏膜造成多次刺激,且每次进食都会促进胃酸分泌,对胃溃疡的愈合不利。
正确的做法应是定时定量进餐,每顿的进食量应有良好的控制,不要过饥过饱。这样才有利于胃的消化
牛奶养胃吗?
过去认为,牛奶可以中和胃酸,且牛奶蛋白与胃酸结合,贴合在溃疡表面可以对溃疡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和钙会刺激胃酸分泌,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要大于中和胃酸的作用,这么看来,靠喝牛奶养胃,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那么牛奶还能喝吗?应该说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对于溃疡面的愈合是有益的,但牛奶不要喝得太多,一天一杯的量被认为是可以的,且可以分数次饮用。
多吃精细食物?
胃溃疡患者常被叮嘱要多吃精细的食物,避免粗糙饮食伤害溃疡面。其实过于精细的食物并不利于消化,而饮食中缺乏纤维素也是胃溃疡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只要食物得到充分咀嚼,并不会对胃溃疡造成很大负担。若胃溃疡正处于发作期,则应严格遵医嘱饮食。
胃溃疡会传染吗?
一般人们都认为胃溃疡是不会传染的。溃疡本身并没有传染性,但幽门螺杆菌却具有传染性,其经常可通过唾液传播,虽然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一定会得胃溃疡,却是增加胃溃疡发病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家中如果有胃溃疡患者,家人可以采取分餐制,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传染。
胃癌的重要病因其中就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可增加2至3倍。在发展中国家约有63%的病例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如胃病出现时不被重视,不及时治疗,任其日益严重、恶化,到发生了癌变便为时晚矣。所以,为了健康、为了生命,请积极看待胃病。
胃肠道的自检方法:1.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这往往提示可能患有食管炎、食道憩室或食管癌早期。
2.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这种情况要考虑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3.饭后上中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病的时间可能已经很长;疼痛有规律,如受凉、生气、吃了刺激性食物后发作。这种情况可能是胃溃疡。
4.经常在饭后2小时左右出现胃痛,甚至半夜疼醒,吃点东西可以缓解,常有反酸现象。秋冬季节容易发作,疼痛在上腹偏右,有节律。这类情况可能患有十二指肠溃疡或十二指肠炎症。
5.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可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近期才出现,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这种情况应高度警惕,因为有可能是胃癌。
6.饮食不当或受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畏寒发热。这种情况可能是急性胃肠炎、急性痢疾。
7.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饮食不当就发作。也有可能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时为水样,便秘时黏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不见消瘦。这种症状,以过敏性肠炎的可能性较大。
做你口袋里的健康顾问,专业医疗只为更好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