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麦冬,才能补中益气悦颜色
2017-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麦冬养阴生津
麦冬又名麦门冬,为百合科植物麦门冬的干燥块根,草根有须,像麦,其叶似韭菜,冬天并不焦枯,故名麦冬。一般以表面淡黄白色、肥大、质软、气香、味甜者为佳。《神农本草经》曰:“麦冬久服轻身,不老不饥。”《图经本草》认为麦冬有补中益气、悦颜色、养心安神、延年益寿之效。
麦冬性微寒,味微苦,入心、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的作用,常用于阴虚内热、津枯烦渴、肺热燥咳、痰稠气逆、便秘等病证,也经常用于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以及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如《金匮要略》麦门冬汤治疗火逆上气、咳嗽痰稠、咽喉不利等;《温病条辨》之增液汤,配以生地黄、玄参等,治疗热伤津液、肠燥便秘;《备急千金要方》的生脉散,配伍人参、五味子,是夏令养阴主方,伤暑多汗服之,可收生津益气之效,尤其适用于虚脱患者,治疗出汗过多、心跳过速、低血压,有强心作用。
天冬与麦冬要分清
天冬与麦冬均能滋阴润燥,二药常配伍使用,以滋阴清肺,润燥止咳,均可用于燥咳咯血、阴伤口渴、肠燥便秘之证。然天冬大寒,清火润燥之力较麦冬为强,且入肾而滋阴;麦冬微寒,滋阴润燥与清热之力较天冬为差,然腻滞之性亦弱,且可清心除烦,益胃生津。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宜用去芯麦冬,清心除烦宜用带芯麦冬。常用量为10~15克。除汤剂外,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饮服。脾胃虚寒而见有腹泻便溏、舌苔白腻、消化不良及外感风寒咳嗽者均不宜用麦冬。
常用药方及验方
肠燥便秘:麦冬、生地、玄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冠心病、心绞痛:麦冬45克,加水煎至30~40毫升,早晚2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及改善心功能均有一定作用。
鼻出血:麦冬、生地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鼻出血血色鲜红者有治疗作用。
尿路感染:麦冬15克,牛奶克,白糖30克。麦冬加水毫升,武火煮沸,文火煎熬20分钟,取煎液;牛奶煮沸,同麦冬药液混匀,加入白糖煮沸即成。每日服用2次,每次毫升。有滋阴清热、利尿消肿的功效,尤适于尿路感染。
慢性胃炎:麦冬、黄芪各9克,党参、玉竹、黄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糖尿病:芦根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干、多饮、心烦不宁,或见低热、舌红、脉细数者。
急、慢性支气管炎: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
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多少钱中药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