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养生唱歌跳舞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谷晓红,教授,主任医师,中医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国老年学及老年医学学会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唱歌、跳舞是现代很多年轻人的兴趣和爱好,以此来缓解日渐繁忙的学习和工作压力。那么,从当代医学上来看,又会有哪些讲究呢?唱歌因为唱歌有益大脑的逻辑思维,且唱歌时声带、肺脏、胸肌等均能得到良好的锻炼。科学家发现,唱歌能使人的血液成分发生变化,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能显著激活人的情绪。法兰克福大学的专家选择了该市一个职业唱诗班的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排练之前和之后的血液进行了检验和对比。结果发现,排练之后,这些歌手的免疫系统中像抗体一样发生作用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A和抗压力激素——氢化可的松的浓度都有了显著提高。唱歌除了会对心情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外,还能强身健体,加强胸廓肌肉的力量,锻炼出平坦的腹部。它有几个严格的步骤。首先,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不要抬肩,小腹始终保持收缩状态。背部挺立,脊柱几乎不动,屏住呼吸,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在呼和吸的过程中,整个身体都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要把气息控制在这里。平时我们咳嗽或笑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它们的支持作用。跳舞跳舞是一种将舞蹈和音乐结合在一起,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跳舞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跳舞时心跳及呼吸加快,心肌收缩加强,可预防冠心病,也可以调节新陈代谢。研究表明:跳舞可以使新陈代谢率增加60%—80%;跳快三步、快四步还会增长更多。有些患代谢性疾病者通过跳舞使疾病得到防治。比如,糖尿病患者跳舞可降低血糖,超重者跳舞可起减肥作用。除此之外,跳舞还可以安定神志,跳舞可以缓和神经和肌肉的紧张而起到安神作用,在服安眠药半小时后,药效才能达到顶点,而跳轻快的狐步舞,舞后就可见效。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可使处于紧张状态的大脑皮层细胞得到放松,获得最佳休息。跳舞的注意事项1.节奏要适宜,不宜跳过于剧烈的舞。老年人心血管弹性较差,过于剧烈的舞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呼吸加剧,心跳加快,血压骤升,可诱发或加剧心脑血管疾病。2.饱腹慎起舞。饱腹跳舞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3.寒温要注意。注意不要让身体骤然降温。跳舞可能会使身体出汗或产生口渴的感觉,所以在跳舞时,不要随意脱衣,以防感冒或引发其他疾病,也不要过多饮冷饮,以免因低温的刺激引发呼吸道、消化道疾病。4.切忌酒后跳舞。酒能刺激大脑,使心跳加速、血管扩张,酒后起舞还会诱发心绞痛及脑血管意外。5.不宜穿硬底鞋。舞场地面平滑,穿硬底鞋跳舞容易滑倒,要当心扭伤或发生骨折,同时硬底鞋弹性差,地面反作用力也大,对小腿肌腱和关节组织也有损害。6.有病当谨慎。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者,跳舞易导致血压升高,发生心血管疾病;患有疝气、胃下垂、脱肛者可能因跳舞加剧症状;患有耳源性眩晕、颈椎综合征等头晕症的人,常易摔倒,严重者甚至会发生骨折;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更不宜跳舞,以免传染他人,同时也会影响自身康复。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谷晓红技术|侯逸帆更多内容请治白癜风南昌哪家医院好白癜风有治愈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