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健康与美,
2021-7-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总胸闷气短,喉痒、出虚汗!别忽视,这种怪病爱缠女人
总胸闷气短,喉痒出虚汗!你以为不是病?错了,早在民国,数一数二的神医张锡纯就已经告诉我们了,这个病就叫——“大气下陷”。
一、“大气下陷”,它到底有什么症状呢?
1、胸闷,气短,呼吸急促,总想深呼吸一口气,稍微运动一下比如拖个地上个楼梯就会喘;
2、面色苍白,易心慌,心悸,因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背后突然传来的声音也会让你心惊肉跳。心中总是惊恐,怕鬼怕黑夜,老做噩梦,梦见死人。
3、会出虚汗,肺主皮毛,肺气不固,皮毛的固摄能力不足,汗就容易流出来。
4、总觉得咽喉不适,发干,鼻子也不灵敏,易堵塞,甚至嗅觉减退,因为气塌陷在下面。
5、腹胀,老想大便:上面就不足,所以气老往下走,所以,肺气无力固摄大便。
6、不想说话,说话声音很小
7、舌头胖大有齿痕。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你没什么病,就是亚健康,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以为没事、掉以轻心,你要考虑是不是得了大气下陷了。
二、什么是“大气”
1、大气就是心肺之气,宗气
神医张锡纯认为,我们的五脏六腑是靠一股气托着的,这股气存在我们的胸中,是全身之气的总管,这股气就是大气。
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相互结合而成。
宗气的生成直接关系到一身之气的盛衰。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因此,心脏和肺都是靠宗气来养护的,一旦宗气下陷,心肺就会失去足够的精气供养,而出现呼气困难,心慌心悸等症状。甚至膻中穴部位会有闷痛感。
大气与中气不同,中气是中焦脾胃之气,大气层面更高,高屋建瓴,是心肺之气。
2、“无疾而终”,可能是大气下陷了
《内经》:“大气入于脏腑,不病而猝死”。
张锡纯先生说,凡是表现为“无疾而终”的,大多都是因为大气下陷的缘故。但因为死者最后检查,并没有发现脏器实质性的病变,所以就常被误以为“无疾”。如果人真的无疾,又怎么可能“而终”?
三、为什么说大气下陷最喜欢女人?
这个病女性比较多见,平时带孩子就够累了,还要上班赚钱就更累,回到家做家务,就更更累,老公不够体贴,就更更更累,不体贴也就罢了,还帮倒忙,就更更更更累,久而久之,就累得没有气了,提都起不上来了。
胸口是宗气所在之地,没有了原气,宗气也不足,就慢愣的有压物的感觉了。
女人容易大气下陷的原因
1、因不吃饭工作、干活会导致大气下陷。
2、因过度惊恐会导致大气下陷(尤其是平时身弱之人)
3、因生气会致大气下陷,爱生气容易肝气不舒,会导致大气下陷。现代人情绪不佳,导致肝胆之火上升,反而会促使大气下陷。
4、因说话过多会导致大气下陷
5、因产后、月经期间没有休息好会导致大气下陷
6、因心肺阳虚导致大气下陷
现在空气污染严重,各种肺病比较多,加上现代社会工作忙碌,各种消耗心神,导致心血不足。
7、全身其他问题的拖累:身体每一个脏器的问题,都会拖累大气,使得大气虚弱,导致下陷,比如脾胃虚弱,到了消耗正气的阶段
四、艾灸补气益阳,调理气大气下陷有奇效
和其他中医疗法一样,艾灸也有其适应症。但艾灸本身就是补益阳气的,最适合体质阳虚、气虚之人。
很多人都会反映,在艾灸过程中,会有一股温热的气流畅流在体内,其实就是艾灸补气通络起了作用。
灸法扶阳固脱,对子宫下垂、胃下垂、肛门脱垂、大气下陷等都有不错疗效。
宗气的生成,取决于脾、肺两脏的功能是否正常及饮食营养是否充足。因此,一身之气的不足,即所谓气虚,在先天主要责之肾,在后天主要责之脾肺。
1、神阙穴(肚脐)
功效:温经祛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2、气海穴
功效:温阳益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
3、膻中穴
功效: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
艾灸配穴:
心悸加灸心俞穴功效理气宁心;加灸内关穴,可以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加灸神门穴养心安神。如果还有便溏、腹胀、食欲减退症状,加灸中脘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