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这6个穴位,可解决90疾病
2022-7-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艾灸是一种纯天然的,无副作用的调理方法,温热的艾通过穴位的渗透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调节脏腑阴阳平衡,为身体补充阳气气和能量,排除邪气。
艾性属木,木燃烧能生火,象征着天上的太阳,行人体之阳以助生能,热胜寒,能生火,火温土,生万物,火化气,能伐水,这是艾草本有的自然属性。艾灸连续燃烧,使之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又因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使之通达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循环全身。
《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庄子》和《孟子》中也有“越人熏之以艾”和“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由此可见,艾灸对于保健养生都有很好的效果,不过艾灸虽好,选穴却很重要,选对了穴位就成功了一半,选不对穴位灸了也白灸。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人体最主要的几大穴位。1、大椎:万能的大椎穴位置: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能摸到的第一个突出的下面)功效:疏风散寒,温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强身健体。主调疾病为:1.风寒感冒,流鼻涕,咳嗽。2.风湿劳累,月子病。3.过敏性湿疹,鼻炎,哮喘。此外,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方法:对准穴位点燃,隔三厘米左右悬灸,可以适当调整距离,10~15分钟,每日一次。2、后天之本,气足之源:足三里位置:在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功效:调理脾胃,助消化,补虚弱。主调疾病为: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外台》:凡人年三十以上,苦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以三里下气。意思就是三十岁以后可灸足三里穴,气血不能上攻头,不头晕。三十岁以后需要经常灸足三里可以延年益寿。3、人体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神阙位置:神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眼”。功效: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主调疾病: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4、任脉穴位:关元位置: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简便取穴,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功效:培补正气,温补元阳,健运脾胃。主调疾病为:A、元气亏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肛、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B、男科疾病: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C、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各种妇科疾病。D、还有就是下焦疾病:如痢疾、脱肛、疝气、便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特别是老年朋友,如果在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就自己解决了,中老年人常灸关元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大家不妨试试。5、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中脘穴位置: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脐上4寸。功效:具有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体质等功效。主调疾病为: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现在常说的胃炎、胃溃疡、十二脂肠球部溃疡等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6、生命之门,动力之源:命门穴位置: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前方平神阙穴。主调疾病为:四肢清冷、虚损腰痛、或五更泄,男子阳萎、早泄、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经痛、宫寒不孕等虚寒症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