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方法创新腹部病12

2020-11-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摘自上篇第三章

提示:Foreword

腹胀、腹痛(冷痛,热痛,胀痛,烧灼样痛,隐隐作痛,饥饿痛,空吊样痛,或坠胀痛,刺痛…等不同表现),食欲不振,嗳气、吐酸、或呕吐,呃逆,或游走性腹痛,或自觉腹部有包块或埂埂,肠鸣,或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或饥饿时心慌难受,吊(提)不起气,以早晨6时、中午11时,下午5时前后为甚,有时突然晕厥,腹泻,便秘,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水肿,肛门疾病,妇、男科疾病…等诸多病/症。

西医病症:急/慢性食道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口腔溃疡,急/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胆石、胆囊炎,急/慢肝炎,胃、十二脂肠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胃下垂,肝/胆囊下垂,肾下垂,脾下垂,肠下垂,子宫脫垂,斜疝,急/慢性结肠炎,肾炎,泌尿系结石,阑尾炎,膀胱炎,习惯性秘结,脱肛,肛门疾病,妇、男科疾病,各种癌症…等很多病/证都岀现在腹部。

笔者将腹部产生的诸多病症,归纳为“腹部症候群”,进行“辨病论治,整体治疗”,服用文氏百病丸,或文氏百病2号,疗效显著。

THEEND

文氏百病丸治疗腹部病症--瘕症

、胃肠炎、肠粘连案

廖某,女,36岁,子宫全切术后

年2月15日初诊:

因上腹胀痛、嗳气,吐酸、拌脐周疼痛,7次在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因诊断不明,病不缓解,医院,诊断为“胃肠炎,肠粘连”,住院治疗半月,病好转后转回本院,继续住院治疗(已住院治疗三月余),因长期输液打针,服药缓解,停药则复发,治疗效果不明显,病人对西药治疗已失去治疗信心。

住院医生请余会诊,要求配合中药治疗,患者述,除上述病/症外,还具有

1.头昏,头痛、耳鸣,眼花、失眠,多梦。

2.经常、反复感冒,恶风多汗。

3.感冒则喉痒,咳嗽,气紧,心累心跳,全身乏力。

4.饥饿时自觉心烦、心慌,气短,自觉胃象一根线吊起一样。

5.腰痛,四肢麻木。

6.大便干燥,2—3天/1次,

7.亱尿多。

查体:面色萎黄,舌质淡,脉沉细,人体消瘦,神差,声音低,腹部不大,下腹有一刀痕(子宫全切术后)。

B超:胃壁轻度增厚,胃下极脐下4cm。

x片:双肺纹理增多、增粗。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内脏下垂综合症”1、2、3、4、5、6、7项诊断标准,又有B超确诊为“重度胃下垂”。

诊断:内脏下垂综合症---1.重度胃下垂。2.子宫全切术后。

治则:补五脏之虚为主,腹痛,长期头昏,头痛,易感冒,吊不起气…等全身病症是标。

处方:文氏百病丸6剂,2--3日一剂。

疗效:

年3月3日二诊,述服药后,诸证缓解,面部略转红润,二便正常,今日原方继用4剂。

年3月30日三诊,述全身疾病基本治愈,原方继用4剂,巩固疗效。观察至今,病未复发。0709

至/9/22,医院,现健康。

1.该患者住院输液、打针服药治疗几月,根本无法解决患者的病痛,其原因是,前医都是对症治疗,只治标不治本,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

2.笔者认为:该患者的“本”是:五脏虚弱,“病”是:重度胃下垂;“标”是:胃下垂导致的内脏下垂综合症(全身临床表现):感冒证候群、头部证候群、胸部证候群、腹部证候群、腰颈四肢关节证候群,二便异常等全身临床表现。

3.该患者的全身临床表现,在患者中相当普遍,也相当典型,现在中医、西医根本无法解决,只能“对症治疗”。

4.笔者发现内脏下垂综合症,创立“辨病施治,整体治疗”方法,从而发明文氏百病丸,解决了中医、西医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本例服用文氏百病丸14剂治愈,就是证据。

文氏百病丸的配伍理论,可能对中医中药几千年的理论观点,治疗方法…等提出挑战,同时也是废旧立新。

1.患者的“胃肠炎,肠粘连”…等全身病/症,可能是子宫肌瘤毒素导致的病症,服用文氏百病丸14剂治愈,就是证据!

2.子宫肌瘤是癌症导致的初(中)期病症,注意预防。

欢迎阅读:中医理论/方法创新-4腹部病(13)

扫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zlff/10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