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医识如何合理科学地检查您的胃

2020-10-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有胃部不适的现象。有时你会觉得忍忍就过去了,或者是去附近的药店买点常规胃药自己服药,症状缓解之后就不再去管胃了。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有可能就会由开始的浅表性胃炎拖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那么得了胃病如何科学地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呢?

一、胃镜检查是胃病诊断“金标准”

胃镜检查是把前端装有镜头的纤维导管直接插入胃和十二指肠,用肉眼观察胃肠内部情况。通过内窥镜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病变,并可经内镜取活组织检查,而且还可在内镜下治疗相应疾病。

胃部疾病的诊断,尤其内窥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若胃部出现病变时,胃黏膜形态、排列及色泽等都会出现一些改变。适当的时候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可以更加明确地诊断。

胃镜检查在临床上也称之为胃病诊断的“金标准”。

二、做胃镜要记得取活检

值得患者注意的是,医院,出于明确诊断和对患者负责的需要,做胃镜的患者90%以上都会做活检,因为只有做了活检,才能细分和精确诊断是浅表性还是萎缩性胃炎,有无胃癌前期病变甚至胃癌。还有溃疡是普通溃疡还是癌性溃疡等,活检是用来判别的最重要的工具。

因此有人说胃镜检查“不做活检等于不检”,这句话虽然有点极端,但也反映了活检的重要性。所以在您做胃镜检查之前,您可以向大夫要求尽量取活检并作病理分析。

三、无痛胃镜真的无痛吗?

胃镜检查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有点小小痛苦的,那么无痛胃镜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胃镜本身带来的一点点痛苦,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是完全相同的,只是,无痛胃镜是给患者上了全身麻醉,麻倒了当然不会感觉疼痛了。

如果您对胃镜检查有恐惧感,也完全可以考虑选择无痛胃镜。

  

四、胃镜应该多久复查一次比较合适呢?

1、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治愈后1年做一次,或遵医嘱。

2、溃疡病症状消除后要及时复查,判断溃疡是否完全愈合。

3、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如伴有肠化或异型增生者应定期随访,萎缩伴有轻度肠化或异型增生也可每1年左右检查1次。

4、中萎缩或伴有中度肠化的患者每6个月左右检查1次。

5、重度萎缩伴有重度肠化或异型增生者每3个月查1次,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或内镜下的局部治疗。

  

除普通胃镜外,还有一种叫“超声胃镜”的,这个就是把超声波探头通过胃镜送到检查局部的一种诊断技术。主要适合于普通胃镜检查,发现胃内有隆起,性质又无法判断的时候使用。

五、胃超声靠谱吗?

“胃超声”诊断技术是用普通超声波机器,在胃内装满水的时候,做一下超声探测。这项技术目前没有被公认,一般个人诊所等会用来对胃做一个很肤浅的形态评估,基本上没有诊断价值。

  

六、胃病的其他检查方法

  

1、胃肠钡餐检查

是让患者口服造影剂硫酸钡,在X光透视及拍片时,利用钡剂在胃肠道留下的影像来判断胃和十二指肠内部的病变情况。但是因为钡餐检查是很粗犷的检查,也不能活检组织,所以目前接受这种检查的患者越来越稀少。

这个项目更多的被用于诊断胃下垂、胃动力异常方面。

  

2、胃功能四项

胃功能四项检测是对胃蛋白酶原(PG)的两种亚型PGⅠ和PGⅡ,及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Hp)进行定量检测,同时给出PGR(PGⅠ/PGⅡ)值。

可以反映胃黏膜正常与否以及胃黏膜受损程度和受损部位、Hp治疗效果和预后观察的敏感性、特异性指标;可为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Hp感染、早期胃癌、胃癌高危人群的初筛提供有效依据。

与胃镜检测相比,具有无创无痛,有效避免潜在的医源性感染,可广泛应用于健康人群体检,或作为不适合做胃镜人群的胃病辅助诊断等优势。

3、碳-13、碳-14呼气试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造成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淋巴瘤、胃癌的主要诱因之一;所以,消化科医生往往会建议你做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

呼气试验是最新、快速、无痛苦而且无辐射(辐射剂量很小)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技术,只需轻松呼气,测定呼气成份,立即能检测出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准确度高达97%。

碳13相对于碳14辐射更小,更稳定,价格也稍高,可以适合于任何人群;

碳-14呼气试验没有碳13稳定,有少量放射性,故不适合于13岁以下儿童和孕妇。

4、胃泌素测定

胃泌素是由胃窦部及十二指肠近端黏膜中G细胞分泌的一种胃肠激素,主要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还能刺激胰液和胆汁的分泌,也有轻微地刺激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等作用。胃泌素瘤、无胃酸的萎缩性胃炎和恶性贫血的病人,血清胃泌素会很高,所以测定血清胃泌素有助于这些疾病的鉴别诊断。

在患胃泌素瘤(卓-艾综合征)、恶性贫血、胃酸缺乏症和一些消化道溃疡病时,血中胃泌素也会升高。

5、磁控胶囊胃镜

"胶囊内镜"全称为"遥控胶囊内镜系统",被誉为"完美胃部检查的胶囊内镜机器人"胶囊机器人另一个名字为磁控胶囊内镜。它只需患者随水吞下一粒胶囊内窥镜,经过15分钟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检查。

通过这个系统,医生可以通过软件实时精确操控的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机器人在胃内的运动,改变胶囊姿态,按照需要的角度对病灶重点拍摄照片,从而达到全面观察胃黏膜并做出诊断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图像被无线传输至便携记录器,数据导出后,还可继续回放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它有无痛无创、无麻醉无交叉感染、全方位无死角、检查快捷、操作简便、图像清晰等优点;适合于大规模筛查。

缺点是无法取活检,发现可以病变仍需要普通胃镜处理;价格也相对高昂。

“经常胃痛,是不是可以不吃药,养一段时间胃就好了?”“明明一直很注意胃的保养,但为什么还是经常胃痛?”最近小编收到好几个朋友发来关于“养胃”问题。

受胃病“三分治七分养”的观念影响,在临床上我们也遇到有许多老胃病患者都有关于养胃疑问,下面我们针对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解答。

01什么是“三分治七分养”?

首先,我们看一个案例

真实案例:

王先生是个“老胃病”,受胃病“三分治七分养”的观念影响,老王还是个养生达人,热衷于养生节目,平时吃饭吃东西也很讲究,各种养胃食物轮流补,可这个胃老是不争气,时不时地疼、不舒服。有一天收看电视节目强调“老胃病”患者要做胃镜检查,王先生觉得自己这“老胃病”都十几年了,自己平时养胃已经很注意了却也不见好,不会是什么胃癌吧,觉得自己有必要做个胃镜了。不查不知道,一查发现原来是重度萎缩性胃炎,还伴有轻度不典型增生。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经全面检查确诊后进行系统治疗,并配合进行调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大家理解的把“养”放在第一位。

02胃病该如何治疗?

做为胃肠科医生对于这种问题,通常会说,先检查一下吧。这不是敷衍,胃病,而是胃病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理所当然。

其实所有发生在胃里的病都能叫胃病,从常见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到少见的胃癌,都是胃病。但关键是,这些胃病的症状大同小异,所以光从胃痛、胃胀这些症状,真的确定不了病人到底得的是哪种胃病。

所以有胃病的患者,千万不要自行随意用药,自行用药,有的病人用了可能有效果,但有的病人,用了只是暂时缓解症状,病情没得到及时的控制,导致症状反复发作甚至加重,最终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03该如何正确养胃?

1、饮食调理是保养脾胃的关键 

饮食宜软、易消化,油炸、油腻、过咸及生冷刺激食物均会增加胃的负担。胃病患者要养成细嚼慢咽、定时定量用餐的习惯。

荤素搭配,常吃蔬菜和水果。戒烟酒,戒浓茶咖啡。减轻对胃的机械刺激,使胃形成自然的作息规律,有助于胃功能的恢复。

2、保持乐观开朗情绪 

长期紧张,精神抑郁或愤怒、恐惧,往往会引起或加重胃病。胃肠道有十分丰富的神经分布,精神、情绪通过它们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干扰消化酶的分泌,加重胃炎症状。

3、注意保暖 

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这的确是经验之谈。春秋气候变化无常,是胃病的高发期,因此,有虚寒胃痛的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生冷,同时还应少吃生冷瓜果,不直接食用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

4、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胃肠功能,加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促进新陈代谢。

(图文来源于网络仅作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院

做胃肠检查,首选医院。医院为保障质量及治疗效果,不聘用实习医医生,坚持专业医师亲自坐诊,亲自治疗。同时为杜绝医、患交流不够透彻,实行每位医生每日定量接诊病人,与病人交流10至15分钟制,使医生能够充分了解患者的症状、诉求、病史、家族史,大幅度提高胃肠诊疗。让每一位胃肠病患者得到全面、优质的诊疗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zlff/10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