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散步会导致胃下垂医博专家是这么说的

2018-1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很多人坚持的养生信条

但是近年来出现了另一种声音:饭后不能散步!时间一长会导致胃下垂!仔细想想,饭后如果走路的话,装满食物的胃也跟着晃悠,在重力作用下就会慢慢下垂……好像很有道理!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胃的正常生理位置。

  正常人的身体器官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胃当然也是。它由膈肌自上悬吊,周围有大网膜、小网膜、肝胃韧带、脾胃韧带和胃结肠韧带把它“拴住”,腹肌和腹内压在下方支撑,整体是一个“牛角”形。

  打个比方,比如大家平时买西瓜,在用塑料袋装着的同时,一只手在上面提着,另一只手五指分开在下面托着,这样能不四平八稳吗?

  

说完了正常位置,我们再来看看胃为什么会“下垂”。

  当膈肌悬吊力不足,胃膈、肝胃、脾胃等韧带无力,腹肌松弛时,胃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出现位置下移,胃下缘可能降到肚脐以下,最远还能进入盆腔,这就是所谓的胃下垂,此时的胃呈“袜形”。

  因为我们的胃有一定扩展性,如果在空腹情况下胃已经移到肚脐,则基本能确定是胃下垂。

  研究表明,胃下垂大多出现在体形瘦长、腹肌薄弱、久卧病床体质虚弱的人身上,其发生主要和肌张力下降,胃部周围韧带松弛有关。

  因此不难看出,我们的胃在身体里被固定得好好的,加上胃有一定的张力,正常人饭后散步是不会导致胃下垂的。

  

有人会问了:我饭后散步会觉得胃不舒服,这是胃下垂症状吗?

  医博专家解释到,不少人饭后运动觉得不舒服,并不是胃下垂,而是消化不良。导致消化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吃完饭后,食物在胃肠的消化吸收需要血液供应,如果这时候去走路,那么血液就会流一部分到腿上,相对而言胃供血就少了,胃的消化功能自然也会变差,此时就可能出现肚子不舒服、腹胀等症状。

  

虽然饭后散步不会导致胃下垂,但是医博专家建议,运动最好还是在饭后半小时才进行,以免造成胃部不适。同时,胃下垂患者饭后如果产生不适症状,可采取平躺或右侧卧位来缓解。此外,要注意的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饭后不要急于运动,因为消化过程中胃部血液增加,脑部就会相对减少,如果再运动容易出现危险。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了解更多

点击下方可以领取卡券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好医院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yfys/8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