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垣老人李杲论补中益气汤

2018-6-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本文摘录于李东垣所撰《脾胃论》

抱朴言:至美中医、至朴之言

古之至人,穷于阴阳之化,究乎生死之际,所著《内外经》悉言人以胃气为本。

夫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

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行。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证,苟误认作为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

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

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

脾胃之证,始得则热中,今立补中益气汤治始得之证。

黄芪五分;

甘草五分;炙

人参三分;有嗽去之

当归二分;以当归身和血脉

橘皮二分;得甘药可导滞气、益元气

升麻二分;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

柴胡二分;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

白术三分;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

上件药?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临病量气弱气盛斟酌水盏大小,去渣,食远,稍热服。

补中益气汤,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始病热中,则可用之。

何为热中之证?

调经纶云: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

又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又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腕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曰内热。

/完/

更多古方方论,下方链接:

东垣老人李杲论升阳益胃汤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
江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yfys/80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