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份夏日跑步最强攻略等你来领

2018-2-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如今,跑步不仅成为一种全民健身的运动,更是成为了人们社交的一种方式。夏练三伏,在夏季如果适当的跑步锻炼,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排汗解毒,那么,在夏日里跑步,我们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这里帮大家总结了一些跑步锻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参赛要诀,希望能够让大家在夏日跑出健康!

预防中暑

夏日跑步,最重要的是学会和太阳对抗,在夏季健康合理的跑步,预防中暑当然是头等要事,尽量避开10:00—16:00这个时间段再去跑步,高温和较高紫外线辐射,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皮肤容易晒伤,并且在大气温度高于32摄氏度、湿度大于60%、无风的情况下跑步,水分、盐分、电解质会快速流失,容易造成脱水、抽筋、中暑的情况。

跑步过程中做好防晒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跑步的服饰要选择快干类的T恤短裤,鞋袜当然要选择舒适轻便透气类,在防晒过程中,帽子、太阳镜、防晒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佳得乐小贴士:在运动中,如果肌肉产热超过机体所释放的热量,机体的温度就会升高。体热通过辐射、对流(如凉风)和皮肤汗液的蒸发三种方式散发。如果运动中机体的产热超过其散热能力,体温就会升至很危险的水平。热环境中过高的温度和湿度会诱发热源性损伤,因为高温和高湿会降低机体的散热能力,导致脱水和体温升高,并由此引发热痉挛、热衰竭和中暑。

补充水分

夏天长时间的跑步容易造成身体缺水,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和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就可能造成身体不能承受而出现一系列问题,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许多人认为喝水就可以预防中暑了,其实喝水远远不能够解决问题哦。

水能解渴,但它并非运动时最好的补液饮料。因为水中不含钠钾等电解质矿物质和其他味道,所以喝水仅仅易“解除”了大脑对口渴的感觉,使你在身体仍然缺水的状况下停止饮用。同时,在运动时,水也不能为你的身体提供必需的电解质矿物质(钠、钾)和能量(碳水化合物),而优良配方的运动饮料能够迅速补充水分,矿物质和能量。

佳得乐小贴士:当出现运动后的抽筋、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就是身体在向你发出“体渴”的信号啦,体渴是身体因体液流失,而对水、电解质和碳水化合物产生渴求的身体现象。建议每隔15-20分钟应至少饮用1杯运动饮料(毫升),及时预防热射病。

跑步时间

夏季跑步时应该尽量避开高温并结合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夏日跑步的时间最好选择清晨或者傍晚,避开烈日的照射。如果选择中午跑步,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而早晨和晚上可以适当的拉长运动时间。

晨跑之前应该适当的饮水,吃完早餐半小时内最好不要运动,否则可能会造成胃下垂,如果有低血糖可以早饭后一个小时后再选择运动;晚上适度运动会产生轻微疲劳感能够有效的帮助你入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睡眠质量。

佳得乐小贴士:运动时间较长时,应尽快补充因排汗引起的体液丢失,以免发生脱水和后继的热损伤。在运动前10-20分钟,喝-毫升运动饮料(1.5-2.5杯),运动中及运动后也要适当补充,并且控制运动强度。如有中暑症状,应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脱去衣服,吹送凉风并喷以凉水,饮用运动饮料等饮料以补充盐和水分。

跑步方式

不同的跑速对心脑血管的刺激是不同的,而慢速跑对心脏的刺激比较温和。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每分钟晨脉数乘以1.4至1.8所得到的每分钟脉搏次数来控制初期健康跑强度哦。

在跑步的过程中尽量遵循能量最小消耗原则:保持重心稳定,步子往前送,尽量减小摆臂和摆腿幅度。

佳得乐小贴士:可以选择运动前给身体囤积水分,推荐平衡糖质和电解质的饮品。合理配方的运动饮料常含有6-7%的碳水化合物(14-15g/毫升)和少量的电解质,这种饮料将提供肌肉做功的能量来源。口味的饮料可刺激多饮,从而增加体液贮留,促进小肠吸收水分和葡萄糖。

注意事项

①做好各项防暑措施,再选择锻炼;

②合理运动,锻炼强度根据自己身体制定,不要一次增加过多的运动量;

③跑前注意热身,适当的热身运动能够减少肌肉、肌腱韧带的损伤几率;

④出现头晕目眩等状况时,需要立即停止跑步,慢慢走上一段降低速度后再次起跑,或者选择在阴凉处适当休息;

⑤跑步时可以和小伙伴结伴而跑,可以相互打气鼓励,运动坚持的更长久。

跑步是一项需要坚持的运动,夏日跑步更加是对我们勇气和毅力的考验,希望大家可以在夏日持续奔跑,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戳这里,下载咕咚APP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yfys/7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