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督二脉真有那么神品味胸部以下的任

2017-4-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有好多朋友都看过武侠小说,里面总是说,如果把小周天打通了,身体就百毒不侵了。其实在中医看来,打通小周天不过就是让任脉和督脉畅通而已。

  任脉在我们身体正面的一条中线上。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品味胸部以下的任脉大药

 大家说我讲这些穴位时都是一带而过,没有仔细讲解,为什么?因为我即使给您说出来二三十个功能,您不过就是用手点按。有的朋友肚子特别大还点按不了,没感觉,只在皮上点按,点着点着您就没信心了,我说得再好您也觉得没用。所以您也甭管它治什么,咱们就用推腹这一招,就能把经络全给推了。

·治男性前列腺毛病、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患以及脱肛、痔疮、妇科疾患,防肠胃疾病:揉会阴穴

  会阴穴是任脉的起点,它在前后阴之间。

  此穴主管男女生殖系统方面的疾患。像男性前列腺方面的问题、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患以及脱肛、痔疮,还有女性的月经不调、炎症等妇科疾患都可以刺激会阴穴得以改善。另外,会阴穴对防治肠胃疾病效果也非常显著。

任脉上还有一个穴位叫阴交,和会阴穴的功效差不多。

·专治男性前列腺方面的疾患:揉曲骨穴

  我们看耻骨的形状,它是两个圆合在一起的弯曲骨头,所以叫曲骨。曲骨对男性前列腺方面的毛病效果特别显著。有前列腺问题的朋友,在整个曲骨附近也就是耻骨的位置上一定有很多的痛点、结节,只要把这些结节给揉散了,把痛点揉没了,前列腺的问题就解决了。

  中极穴的功效和会阴、曲骨差不多。

·强健身体:艾灸关元穴

  元是元气,关元就是把元气关在里面了。古人一直认为关元穴是强身壮体的第一大穴,一般采用艾灸的方法。所以我们在秋冬交替的时候,就要把艾条准备好。古人为了长寿通常要灸3个月,每天灸,或者隔一天灸一次,能大补元气。

  有人问我,夏天的时候艾灸关元穴好不好?夏天整个气候是比较炎热的,人体毛孔都张开了,气是往外发散的,因为这个时候需要往外发散。如果此时艾灸,就等于和体内的能量相对立,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当然,体质特别虚寒、经常胃寒或者是来例假的时候经常腹痛的人,在夏天可以艾灸,但对于保健强身来讲,最好在冬天到来之际开始灸,能够很好地增强体质。

·避孕、消腹胀、调理月经:按石门穴

  石门指的是搬一块石头把子宫口堵住。古人认为,如果经常在这里针灸,就可以避孕。所以,对于正想要孩子的女性朋友来说,这块您就先别针灸了,当然按摩是没问题的。

  石门也是三焦经的募穴,它主一身之气。如果您气不顺,尤其觉得小腹老胀,可以经常点按石门消消胀。它也能很好地调理月经。

·治腹泻、体质虚寒:点按或艾灸气海穴

  气海穴是调理一身之气的,它是小肠经的募穴。如果您小肠功能不好,老是腹泻,可以经常点按或者艾灸气海穴,对于体质虚寒的朋友来说,效果很不错。

·强壮脾胃和体质:艾灸神阙穴

  神阙穴也就是肚脐眼。古代历来禁止在此处扎针。有的小孩子爱抠肚脐眼,一定不要让他们抠,这块特别容易感染。

  我们可以经常艾灸神阙,对于身体虚寒,肠胃功能弱的人来说,效果非常好,还有,神阙穴离石门比较远,如果想要孩子的话,别在关元附近艾灸,索性艾灸神阙就行了。

  艾灸神阙穴有几种方法。您可以平躺着,用艾条直接灸肚脐眼,以增强人的先天之力,也就是免疫力。有过敏性鼻炎的,艾灸神阙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还可以隔姜灸。就是削一块姜,扎几个窟窿眼,上面用艾条的细末捻成黄豆大的一团,点着就行。隔姜灸是温里通气的,有人肚子里特别胀,大便老下不来,这样的人只要不是热性体质,属于虚寒无力的,都可以用此法。

  也可以把葱、盐炒热了,分别包在两个布袋里,交替温热神阙。盐有温里的作用,葱能通窍,这两个交替一弄,肚子就舒服了,一会儿就会放屁,便意也来了。

  古人经常说要强壮我们的丹田,丹田就是肚脐眼附近,有人说丹田是肚脐眼下三寸,有人说肚脐眼下三寸指的是肚脐眼里边,丹田在深层。咱们也别管丹田在哪儿,反正您灸肚脐眼附近就能强壮先天之本。

  您平时还可以拿肚子撞撞墙、撞撞树或家里比较平一点的门垛子,或者经常用手拍打拍打它。撞的时候要放松,由轻到重,慢慢地撞,可以振动里面的脏腑,增强脏腑的功能。不要绷着劲,一绷劲就产生紧张感了,那样撞的就是外面的皮,不会有效果。

·分清泌浊、利尿消肿、消除慢性炎症:揉水分穴

水分在肚脐眼上一寸,也就是一大拇指的宽度。

 古人说水分穴就是水道在这里分开了,清的东西变成血液重新循环,浊的东西变成尿排出来,这块是一个分界点。

  腿上经常有水肿的朋友,或者是有糖尿病的人,就是水分这块不利了,好坏东西一块都排出去了。

  我们的身体里常会有一些炎症,就是因为体内湿气比较重,里面滋生细菌了。水分就是祛湿的,而且,如果您点按水分时非常痛,那肯定就是体内有慢性炎症。这时,您可以顺着经络来找痛点,看到底是哪块炎症没有解决。当然,揉水分本身也可以消除慢性炎症,还有利尿消肿的功效。

·处理肠胃疾病:找下脘、建里、中脘和上脘

 下脘穴主管小肠方面的问题,比如说肠痉挛、小肠神经功能紊乱、腹泻、便秘的问题。

  建里穴是强壮十二指肠的穴位。

  中脘在肚脐上四寸(四横指是三寸,再加上一个大拇指的宽度,就是四寸)。它还是胃的募穴,特别善于调理胃。像经常胃痛、胃酸、胃涨的人,在中脘这块肯定有阻塞,用手一点会很痛,或者有胀的感觉。这时,用艾灸的方法效果比较好。

  有的人肚子里老不舒服,不管是吃完饭以后还是没吃饭,整天肚胀,就是有气,打嗝儿也出不来,放屁也没有,心里很烦躁;还有人晚上睡不着觉,总做噩梦。这个时候,要在中脘和肚脐眼下边一寸半的气海穴上分别拔一个罐,上下这么一拔,气就理顺了。胃里面一舒服,晚上睡觉就安稳了。

  有人说:“这种方法比较麻烦,我晚上就喝点儿牛奶帮助睡眠吧”。我说:“牛奶这个东西有人喝完后很舒服,容易安眠;但有人喝完了反而胃部胀气,老想打嗝儿,安不了眠,这样的人就别拿牛奶来安眠了。”

  中脘不仅能调解肠胃功能,还有安神镇静的功效,您看小孩一害怕了,咱们就给他揉揉肚子,摸摸脑袋,说别害怕,肚子揉的这块就是中脘。

  上脘也治胃方面的疾病。

·调节心脏,治疗胃下垂:按揉或艾灸巨阙穴

  巨是大的意思,又是重要的意思;阙就是门户,要道关口,很重要的地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中的“关”也是阙。而什么是人体最重要的地方呢?是心脏。巨阙是心脏的募穴,对于心脏功能的调节非常有好处。

  巨阙可以治疗胃下垂,经常按揉或者用灸法效果都很好。

  胃下垂的原因就是心脏供血不足了,根源在于心脏虚弱,给胃的供血少了,当胃缺少血液支持后,就会下垂。所以,要想根治胃下垂,就得增强心脏的功能,光增强胃功能没用。只有心脏的气血足了,胃自然就会提上来。胃下垂才能真正得到根治。

·排浊清身的养生保健大法:推腹法

 大家说我讲这些穴位时都是一带而过,没有仔细讲解,为什么?因为我即使给您说出来二三十个功能,您不过就是用手点按,有的朋友肚子特别大还点按不了,没感觉,只在皮上点按,点着点着您就没信心了,我说得再好您也觉得没用,所以您也甭管它治什么,咱们就用推腹这一招,就能把经络全给推了。

 怎么推呢?用10个手指肚,从心窝下(巨阙穴)开始往下推腹,有胃下垂的人在开始推的时候要轻一点,不要上来就特别使劲,每天坚持推,就能帮助您把下垂的胃提升上来。有一个患有胃下垂的70多岁老人,他说开始没敢这么推,只用手掌的大鱼际(拇指下肉厚的部分)顺时针慢慢往下揉,感觉很舒服,不久就发现胃下垂慢慢好转了。

 从巨阙穴往下推的时候,您自己会发现许多问题,有人会觉得有气团在运动,浊气慢慢推出去了;还有人一推,咕咕直响,有水声,那是有浊水在里面,一定要把浊水给推下去,因为不推下去,浊水顺着经络一上来,上到头就是眩晕症,中医管这叫水气凌心,所以您就眩晕、恶心、呕吐了,都是这浊水惹的祸。

 任脉是非常重要的,但您如果不知道怎么使用,那它就一点不重要了。而您打通任脉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推腹,非常简单。您甭管是推上脘、中脘还是气海,都没关系,您就这么往下推,任脉就全通了。

 推腹不是白推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排除浊气、浊水、宿便。

 有人大便不好,您就天天推腹,原来两天一次,现在要一天两次,大便通畅了;有人肚子里老胀,就是浊气,您一推腹就爱打嗝儿,打嗝儿放屁就把浊气散了;有人不爱喝水,有湿气,一推腹把湿浊散出去了。这个湿浊,很多人不是特别的注意,有人说我推肚子还能推出水槽来?您回家躺在床上,临睡觉之前您推推试试,尤其在心窝这块仔细推一推,有很多人都能推出水槽来,一推咕咕直响,跟青蛙叫似的。推一个礼拜,当您老打嗝儿以后,把浊气散开以后,这个水就真正地出来了。原来是气裹水,裹在里面。这个时候您再推,就发现肚子变成水囊了,一推哗哗的,那是长期积存在肠胃之间的浊水被您给推出来了。

 有前列腺炎等男科疾病和妇科疾病的人,推腹要推到肚脐眼以下,一直推到耻骨;只是普通肠胃方面有问题的,或者只是想养生保健,您就推到肚脐眼那就行了。每天晚上临睡觉之前,推5分钟再睡觉,把一天存的这些浊气、浊水、宿便赶紧通一通,早晨醒来别马上起床,先推推腹,这样,您吃早点就香了。很多人早上起来根本不想吃东西,其根本原因就是肚子里有浊气。所以晚上推一次,早上起来之前再推一次,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跟道家学大气,跟佛家学静气,跟儒家学正气

肾经大药:补肾之峻猛,强身之迅捷,无出其右

学习索罗斯:怎样用中国哲学思想看透房市本质?

最美二十四节气中国古画欣赏!

站桩、打坐:一个人的狂欢

觉得不错请点赞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yfys/5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