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艾灸治疗感冒效果好nbsp

2016-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什么是艾灸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感冒,中医称之为“伤风”,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后果。外因是由于天气多变,不注意保暖,于是感冒就悄然而至。内因是国语劳累不注意休息,结果阳气不固外,风邪内侵皮毛,就患上了感冒,其表现症状是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针对感冒的患病原因,艾灸采用5-6位取穴的方法,疏散风邪,解表宣肺,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感冒。

艾灸的作用

温经散寒、活血通痹

1、艾灸可以温通经脉,活血化瘀通痹止痛,可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如风寒温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证。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2、艾绒燃烧的热度可以温中散寒,疏散风寒而解表,可以用来治疗因感受外邪表证以及脾胃虚寒所引起的的呕吐、腹痛、泻痢等症。温阳补虚、回阳固脱

3、艾灸可以温阳补虚、回阳固脱,可以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元阳暴脱的病症,如治疗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休克等症。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4、艾灸可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元阳暴脱之证,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症状以及女性崩漏长久不愈等症状。

5、艾灸还可以应用于外科治疗疮疡初期时的治疗,可以治疗疮疡久溃不能愈合,有促进愈合、生肌长肉的作用。

6、艾灸可以用于治疗气逆上冲的病症,如脚气冲心,肝阳上升之证可以用艾灸涌泉穴治疗。

7、艾灸法用于防病保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无病自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使人体的痉挛充沛,长寿不衰。

艾灸的使用禁忌

疾病禁忌

艾灸虽然具有补益阳气的作用,但是也能伤阴,因此对于阴虚火旺以及邪热内炽的患者不宜采用艾灸治疗,如中风闭证、高热神昏、咯血吐血等症均为使用禁忌。

部位禁忌

面部、重要的脏腑器官部位、乳头、以及大的血管处等都不宜直接采用艾灸治疗;经常活动的部位,关节部位等处不可使用瘢痕灸法进行艾灸,以免艾疮化脓后难以愈合。此外,孕妇在进行艾灸的时候应当注意避开腹部以及腰骶部等不宜进行艾灸刺激的部位。

取穴方法

灸风池穴

位于颈部后方,在耳后部位碰到骨头凸出的部位,越过此凸出的部位,大约是在靠近发际凹陷处的下方,左右各一。

温和灸。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悬于穴位之上,使艾火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

每日1次,每次10-20分钟。

通经活络止痛。

灸风府穴

低头时,位于后脑勺中央的发际附近,往上大拇指横宽处。

温和灸。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悬于穴位之上,使艾火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

每日1次,每次10-20分钟。

疏导体内的寒气。

灸肺俞穴

位于背部第3胸椎的左右两侧,距离脊椎约比大拇指稍宽的地方。

旋回灸。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厘米,平行往复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

每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最好在每晚临睡前灸。

能理气宁心,散发肺脏之热,清肺止咳。

灸列缺穴

将手掌朝上,从手掌横纹的拇指侧方向寻找,往手肘方向约比大拇指稍宽之处,左右各一。

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每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有宣肺散邪、通调经脉之功效,可以清肺止咳。

灸合谷穴

一手的拇指第一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温和灸,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每次灸10-20分钟,一般每周灸3-4次。

祛风散寒,解表清肺,防止外邪传里。

灸大杼穴

肩胛内侧,第一胸椎下方的凹陷处,往两旁约比大拇指稍宽的地方,左右各一。

温和灸。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每次灸10-20分钟,一般每周灸3-4次。

猜你喜欢的文章

艾灸养生,是一种时尚态度!不可缺少!

有多少难治的病需要艾灸养生新潮流,人人需要充电!

揭开生物电特色保养的密秘~

胃不好的人一定要吃,比胃药还厉害!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疗的好
白癜风传染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yfys/3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