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家谱,看看你是哪种

2016-10-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胃病并非是单一种类病症的名称,而是一个拥有众多家族成员的大家族。

  我们平时常见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癌、胃下垂、胃出血、胃黏膜脱垂等都是这个家族的重要成员。

  具体来说,这个家族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打开胃病家族的档案来与它们进行亲密接触。

热烈欢迎北大附院副院长刘京山教授3月19医院开展保胆取石术!

  “刘京山教授,主任医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师从我国著名腔镜外科专家张宝善教授,擅长肝脏肿瘤、胃癌、大肠癌、乳腺癌等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微创保胆取石术、微创保胆息肉切除术等,著有大量学术论文,其中《微创保胆息肉切除术》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多年来培养了几十余名进修医师和研究生,成为各省市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技术的骨干,为我国的保胆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1.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胃部炎症,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潜伏期为12~36小时。沙门氏菌是引起急性胃炎的主要元凶。

  而要对急性胃炎“验明正身”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做一下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或是验血,就可以确诊了。

  此外,急性胃炎有一个帮凶,它们经常协同作案,这个帮凶就是急性肠炎,它们常被合称为急性胃肠炎。

  患上此症的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日3~5次,甚至连续数10次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有时还会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所以,当确诊得了急性胃炎之后,我们就要尽量卧床休息,并且口服一些淡盐水,以防止脱水。

  另外,及时使用止泻药、选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及中成药也是不错的选择。

  常见的治疗急性胃炎的药物包括藿香正气水、保和丸、香连化滞丸、人参健脾丸等。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中年以上的人们,并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的倾向。

  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它有“两兄弟”: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

  此外,慢性胃炎的发病因素很多:急性胃炎的遗患,刺激性食物和药物的影响,过度吸烟,十二指肠液反流,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

  胃液分析、血清检测、胃肠X线钡餐检查、胃镜和活组织检查(这是诊断慢性胃炎的最好方法)等检查手段可以帮助明确诊断。经过临床治疗发现,大部分非萎缩性胃炎可逆转,少部分可转为萎缩性,而且萎缩性胃炎随年龄逐渐加重,但轻症亦可逆转。

  因此,对慢性胃炎治疗应及早从非萎缩性胃炎开始,对萎缩性胃炎也应坚持治疗,因为少数萎缩性胃炎可能演变为胃癌。

  3.胃溃疡

  胃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各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感染、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精神因素等,都可以在胃部防护机制减弱的情况下促使溃疡发生。

  胃溃疡主要特点是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常见症状有嗳气、泛酸、胸骨后烧灼感、流涎、恶心、呕吐、便秘等。

  4.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突起的乳头状肉。上腹部不适与隐痛是最为常见的症状。息肉可因表面溃疡、糜烂出血。

  绝大多数胃息肉癌变率只有0.4%。但有一种弥漫性息肉,癌变率可高达20%。所以,一旦发现胃息肉,人们就应该及时做胃镜检查,采用胃镜下电切术将息肉切掉。

  此外,要加强自我保健,把住吃喝一关,尽量不给胃加重负担。只要提高警惕,就可将胃癌拒之门外。

  5.胃癌

  任何年龄均可能发生胃癌,尤以50~60岁居多,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3.4:1。

  我国胃癌发病率高,其死亡率又占各种恶性肿瘤之前位。胃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知道:吸烟者胃癌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胃癌病人家族中的发病率比非胃癌病人家族发病率高4倍。癌前疾病(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残胃等)能够进一步演变为胃癌。70%的早期胃癌可无症状,或只有轻微上腹不适,常被误诊。

  40岁以上有慢性胃病史,或近期出现消化不良者当警惕胃癌。胃癌治疗效果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是根治胃癌最有效的方法。

  6.胃下垂

  胃下垂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低张的鱼钩状即为胃下垂。

  胃下垂明显者有饭后上腹不适,饱胀,伴恶心、嗳气、厌食等症状,有时腹部有深部隐痛感,常于餐后、站立及劳累后加重。

  7.胃出血

  胃出血的死亡率高达10%,引起胃出血的常见疾病包括溃疡、胃癌、出血性胃炎和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后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病变,还有严重烧伤和大手术等引起的应激性胃溃疡导致的胃出血等。

  另外,肝硬化病人因门脉高压多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静脉血管爆裂也会发生大出血,并且十分凶险。

  8.胃黏膜脱垂

  胃黏膜脱垂的祸首是胃窦部炎症,且青睐30~66岁的男性病人。

  胃黏膜脱垂时症状可轻可重,绝大多数人胃黏膜脱垂可以复位,仅有轻度的腹胀,嗳气不适。

  如果不能立即复位,则可能出现上腹疼痛、烧灼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上消化道出血。

  严重的胃黏膜脱垂甚至会发生嵌顿,“堵塞交通”,从而发生幽门梗阻。以上便是胃病家族的主要成员的档案。

  我们不仅可以由此了解到一些常见胃病的具体情形,还可以在与它们相遇的时候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健康养胃小知识

  胃病虽然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但一般人说到胃病,通常指的仅是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病。

  另外,还需注意各种胃病虽各有不同,但其临床症状表现大多时候都是一致的,这些都很容易造成胃病“认领”的错乱,所以当觉得自己有胃病时,医院核实一下,确认后进行下一步治疗。









































专业治疗白癜风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yfys/1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