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功效吓到你

2017-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在中国古代,女人生完孩子坐月子时,能够每天吃上一只老母鸡,那绝对是最好的滋补,因为老母鸡富含了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不过,在几千年对疾病的摸索与治疗的过程中。

广大人民和医者发现,按揉足三里,跟吃老母鸡有相同的功效,而且还不上火。因此民间一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足三里究竟因何魅力,赢得如此美誉呢?

1、减肥

足三里是胃经最主要的大补穴之一。而且是个极其聪明的智能穴。如果你吃得太多,胃肠不消化。或吃得不够,胃肠营养来源不足。每天上午7—9点,胃经经气最旺时,按揉两条腿的足三里各15分钟左右。

可以帮助胃肠蠕动,排出身体的毒素和过剩的营养。促进胃的动力,让有用的营养更好的被吸收。如此一来,营养被吸收转化成气血,滋养身体。没用的废物,被代谢出体外,保证我们做个里外都“干净”的窈窕女人。

2、祛斑、祛痘、止脱发

我们可以看图中胃经的走向。足阳明胃经的路线途经头、脸部胸腹部、腿部。可以说是从头到脚。胃经是多气多血的经脉。如果每晚9点,三焦经经气最旺时,按揉左右腿的足三里各20分钟。

能促进气血的循环,让胃经畅通无阻。胃经是采纳气血和排毒的要道胃经畅通了,它所主管的头发也就有了光泽和弹性,有了气血的营养,也就不容易脱落和变白了。面部气血畅通,色斑和痘痘能被循环的气血排除体外,无暇的女人多美啊。

3、补气血,不上火

如果天天炖老母鸡吃,里面再加点补气血的当归和党参,任谁都会上火的,而且现在老母鸡还挺贵的呢。

可是若在每天中午9—11点,脾经经气最旺之时,按揉左右腿的足三里各20分钟。能起到跟吃中药炖老母鸡一样的大补效果,还不上火,不花钱。

只需要费一点时间而已。女人容颜美丽,气色白里透着红润,那都是靠气血养着的。按揉足三里,大补气血,养女人容颜之根本,让女人越活越娇媚。

4、调理肠胃

足三里是胃经的智能大补穴,主要功效能调理肠胃。如果你经常腹胀肠鸣,吃进去的东西不消化。或是脾胃不和拉稀或呕吐,只要每天上午7—9点,按揉左右腿的足三里各15分钟。当天就能改善症状。

长期坚持,能加强脾胃功能。以后即使你吃大型自助餐,一会儿海鲜,一会儿冰激淋的,一会儿青菜一会儿肉,东西吃得比较杂,脾胃也能撑得住。不会敞开肚皮吃一次,就让你闹腹胀腹泻。

5、抗衰老,悦容颜

《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足三里,虽未得长生,亦可保有年寿也。”就是说,平时我们经常艾灸和按揉或敲打足三里,虽然不能保证长生不老,但却可以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身体虚衰、病老体弱的到来。

6、强强联手

足三里功效强大,是我们人体的大补穴之一。

如果在每次按揉足三里的同时,再配合一起按揉三阴交。那就好像诸葛亮和刘伯温联手献妙策,孔子和老子联手讲学问。

7、位置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膝盖骨往下3寸。

取穴时,用自己的手横着,从膝盖骨往下4横指处即是。如果找不准穴位,也不要紧。中医有“离穴不离经”之说,只要你加大面积,把那一块地方都揉到,揉到那一块发酸发胀,效果最好。

8、足三里的其他功效

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

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还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9、说明

穴位经络健身美容,不是一两天就能看到效果的。一定要坚持,一般一个月后,才能看到效果。但只要坚持,你定能撰写不老传奇,修炼成不老的、最美的、最魅的、最迷人的“妖精”。

?

太源堂倡导自然、关爱、分享、质朴的品牌理念,多年来致力于研发适合当下社会生活形态的保健养生产品,并把这种理念融入到品牌主张中,形成了独特的养生传奇。

太源堂秉承中药萃取、古法秘制,取天然中药材为原料,研发生产符合现代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天然保健养生产品。

传千年养生学|做百年太源堂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白癜风在北京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tqjpg.com/jczd/4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