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middot散文midd
2020-8-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步行的妙处
原创/王新民
安步当车,是古代圣贤的养生之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但在现代社会,讲究效率和速度,安步当车似乎不合时宜,何况与汽车工业发展的大趋势有背道而驰之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疑也被上网发电子邮件在信息高速公路风驰电掣赋予了与时俱进的新意。于此之际,步行何妙之有?不然,且请看下述:步行能锻炼身体,活动筋骨。尤其是常坐办公室的白领们,步行可预防颈椎增生、胃下垂等职业病。不花钱防治了疾病,免受了痛苦。为健康这个人生最大的本钱预购了保险,岂不妙哉!步行可愉悦身心,振作精神。一路信步走去,可赏春花秋月,能沐夏雨冬雪。随心所欲踅进商场超市浏览琳琅满目的百货,看中的买它一二,此时你就是上帝,迎送你的是甜美的微笑,单位上的烦事和人与人之间的积怨在微笑中烟消云散。不然再去免费开放的公园一游或小坐,坐看垂钓者的悠闲,游人的恬适,恋人的浪漫和童稚的天真,还有什么想不通的和过不去的呢?此时此际,会心一笑,岂不妙哉!步行可观风俗民情,世相百态。路过天桥,两边的小摊摆设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陈列着形形色色的装饰玩艺、令人眼花缭乱,时髦流行于此可见一斑。到了公园门口,一群老太披红戴绿,扭着舞姿,踩着鼓点,于热闹中安享着清福和清闲:而年轻人正伴着节奏分明的音乐在跳健美操;几个老者却在一招一式慢悠悠地打太极拳。忽然联想到自家将来退休之后说不定也是这般模样,不禁神往起来未来的生活,岂不妙哉!步行可行可停,可快可慢。正如行云流水,行于当行之时,止于当止之际,随其自然。累了可到就近的小书店、小茶馆坐坐,品着香茗,翻翻书刊,不经意间,看到朋友同学的文章,不由得感慨缘分。刚起身走了不远,有人向你打招呼,定睛一看,却鬼使神差恰是刚才看到的文章的作者,直喊天地真小,不是冤家也聚首啊,随之二人就近在烤肉摊上坐定,几瓶啤酒和数十串牛羊肉下肚,岂不妙哉!步行可触景生情,若有所思。报载托尔斯泰或伏尔泰的许多思想和名作都是在散步时触发的或构思的。吾辈没有大家名流的条件和时间。那么上下班的路上,看云起云散,赏柳絮杨花,不禁一番感慨泛上心头,待回到家中,已酝酿成竹,不吐不快,遂挥毫泼墨。便有了一篇美文,岂不妙哉!步行可选择路线,不拘一道。步行不像机动车有这样那样的限制。条条道路通目标。想热闹就走大路,欲幽静便循小道,小道空气清新,较小污染、废气和噪音,于身心甚为有益。笔者上下班常走青年路,沿路有小学中学,有止园杨虎城公馆,历史、现实和未来使人思绪纷然,岂不妙哉!步行有利环保。节约能源。选择步行就意味着放弃乘车。车辆的噪音、废气和扬尘,都会污染环境。那么,提倡步行,走路的人多了,坐车的人就少了,车辆自然就会减少,车辆少了,污染就小了。环保就会好转。同时,也节约了石油等能源,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如此一举两得,岂不妙哉!步行避免传染,预防非典等传染病。非典病毒曾肆虐神州,其传播途径之一是交通工具。步行无需车辆,自然就不会通过乘车被传染。步行还会增强体质和抵抗力,调节放松身心,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非典等传染病。适逢全党全民团结一心,建设生态文明,笔者疾呼:生态文明建设,从足下开始!往期回顾:我的故乡大荔,把说话叫做“言传”同州城:渭华关大水,三城朝合阳作者简介
王新民,笔名辛敏、王辙。陕西大荔许庄镇(原汉村乡)义井村人。中共党员。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同年分配到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年调至陕西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发行处副处长、印刷发行处和版权管理处调研员,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业余情衷读书写作,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行余集》《书友贾平凹》《不惑集》《大地美容师》《人生忠告》《龟兔赛跑》《春华秋实》(后二者与女儿合著),报告文学集《贾平凹打官司》《真话真说》《走马书林》《渭河大水灾》《高考大透视》《〈秦腔〉大合唱》《贾平凹纪事》(-)《贾平凹纪事》(-)《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策划贾平凹》等20余部。其中《高考大透视》荣登“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黄土高原上的银铃——人民艺术家贠恩凤》入选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精品出版项目。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高华丽
主管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
qq.